作者 | V女不胖
编辑 | 牛油果冰沙
从中国搬到新加坡之后,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感觉全家大大小小总是在生病。
但一般也就发个烧、拉个肚子,几天就好了,我也不太放在心上。基本都自己在家康复,不会去诊所或者医院。
养个孩子哪能没病没痛的,二胎妈妈当了四五六年,心态早就被磨炼出来了,这点小事儿哪能放倒无所不能的二胎妈妈
哥哥突然胸口痛
可前段时间,哥哥忽然跟我喊胸口痛,喘不上气,这让老母亲紧张起来了。
因为老母亲之前也常常会有心慌心悸的情况,甚至严重到需要紧急送医院。看他经常大喘气的样子,总免不了有些担心,就怕有什么遗传问题。
有天晚上,临睡前给兄弟俩讲完故事准备睡觉,哥哥还是斜斜地靠坐在床头,没有躺下。一问才知道,他又胸疼喘不上气了。我想了想,决定第二天请假带他去做个检查,一直这么难受也总不是个办法。
当下给哥哥揉了揉胸口,又教他大口呼吸平复心率,问他有没有好点?回答还是很难受。
这时候老母亲有点心急了,想到自己以前的不适,就特别害怕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他身上。毕竟他还那么小,要是真的有了什么器官性问题,老母亲恐怕是会要疯……
去KK看急诊了
跟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送他去KK急诊,虽然队友觉得没必要,但拗不过我的坚持,还是打车把娃送到了KK。
晚上的KK依旧是灯火通明,等候室里充满了各种抱着孩子神色紧张的家长。队友和哥哥在医院等候,我在家一边陪着弟弟一边在担心,是不是要做很多检查?会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到了新加坡这么久,我还没有给哥哥买过医疗保险!
今天这么一套检查下来,又是挂的急诊,估计账单要爆掉,常常看到在新加坡看病收到几千几万新币账单的案例,想到这个,我更慌了……
我承认那个时候的自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理智和冷静,没有办法客观的分析现状做出最优选择,整个人充斥着矛盾与纠结。
我一边担心孩子的健康问题,生怕他有什么问题;一边害怕收到无法负担的医疗账单。
要是真的查出来什么问题,就肯定不是小毛小病了(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因为哥哥的症状没有很严重,但紧张让人失去理智,老母亲这个时候已经有些神智不清了……)
先买保险还是先看病?
最后,焦虑又纠结的我开始跟爸爸商量:要不,咱先回家?等我这几天给哥哥先把保险补上了,咱再去检查?
反正哥哥的症状,好像也没有到要立马看医生做检查的程度……(妥妥打脸,仿佛刚才着急上火,说要送急诊的人不是我)
沟通的后果,当然是被队友狠狠地打醒:来都来了,今天就干脆检查完再回去。不然回到家,依旧会为了哥哥的身体担忧不已,还要折磨好几天。不如今天检查完求个心安,也省得后面再提心吊胆。
事实证明队友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一套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下来,医生说娃健康得不得了,没有任何问题。至于胸痛喘不上气的问题,可能是肌肉痛,以及在闷热环境下长期戴口罩引起的呼吸不畅。
家里大小俩娃,对戴口罩这个规矩守得特别好
回想平时哥哥在户外运动时也时常戴着口罩,长期呼吸不畅可能的确造成了一定影响,引起了这些症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