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華早報》報道,一家以柔佛王室為間接大股東的馬來西亞種植園公司,可能在獲得批准之前就先開發土地。這種規模的伐木和農業活動需要馬來西亞的相關州屬和聯邦當局的事先批准,開發商必須提交環境影響評估(EIA)報告,以供聯邦環境部審查和批准。
報道稱,當地人接受訪問時揭露,該公司已經清除的森林原本是大象、紅麂、長臂猿和犀鳥的棲息地。
報道也說,當負責撰寫環評報告的團隊抵達上述地點,要紀錄當地棲息的野生動物與水本採樣時,發展商還在清除土地。
《南華早報》也引用一系列衛星照片報道顯示,PTD4118區塊的森林地已清芭了幾個月,才將種植項目的環境評估報告工作,發包給環評諮詢公司。
據知,這份環評報告在兩周後終於完成,並且在環境局網站公布,而這份環評報告的閱覽期在8月3日截止,公眾可以在8月17日前反饋。
根據報道,當時上述地點已經清理了3775公頃土地,灌溉渠道也已經挖好,而這次項目的發展商是AA Sawit,他們計劃把上述森林地開闢為油棕園。
「衛星圖像顯示,在2020年至2021年,柔佛州3775公頃土地上的600多公頃(1483英畝)森林被清除,到去年6月,數公里的新灌溉渠縱橫交錯,夾在森林保護區、種植園、河流和村莊之間。」
而這家AA Sawit的股東是柔佛蘇丹依布拉欣陛下與柔佛州王儲東姑依斯邁。
此外,報道也指出,上述項目涵蓋6塊土地,而蘇丹依布拉欣在2018年4月持有其中4片土地的所有權,包括原本是森林地的PTD 4085與PTD 4118土地。
《南華早報》也表示已洽詢AA Sawit、柔佛王室與柔佛州政府,不過尚未回復。
不過,報道卻聲稱,他們不確定清除森林的是AA Sawit或其他單位。
據了解,當地的環境問題嚴峻,甚至造成當地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激烈,尤其是與野象的衝突。
另外,當地人表示,野象流離失所後,四處遊走而破壞他們的莊稼,去年甚至造成Labong村的一名村民死亡;當地居民也曾投報,現有的種植計劃污染河水,河水顏色有時猶如「黑咖啡」。
社運份子也表示,政府必須駁回這份環評報告,並且對付未獲得批准就清除森林者。
根據《1974年環境素質法令》,違反環評要求者可以面對最高達10萬令吉罰款。
環境局也向《南華早報》表示,他們已經針對上述事項展開調查,並表明「如果發現觸法情況,則執法單位會對付涉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