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新增确诊12419起,含本土11934起、境外输入485起,累计167万7126起;新增死亡病例4起,累计1487起。
今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二新增确诊数据较高。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
一、新加坡不足五岁幼童至今冠病确诊6.4万人
二、六个月至四岁幼儿今年第四季度有望接种冠病疫苗
三、不足五岁幼童冠病病死率与肺炎和流感相同
四、ICU重症降至19人,ICU病房占用率5.4%
五、普通输氧病患增至73人,普通住院病患增至665人
新加坡不足五岁幼童
至今冠病确诊6.4万人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自冠病疫情发生以来,新加坡至今出现大约170万起确诊病例,其中3.9%为不足五岁的幼童,小计大约6万4000人。
这些幼童病例当中,绝大部分顺利居家康复,0.022%属于重症,需要住院输氧或入住ICU重症病房。
相对来说,40岁以上人员转为重症的比例是0.17%,是不足五岁幼童重症率的7.7倍。
卫生部表示,至于年龄介于5岁和39岁的人群,重症率极低。
另,并无证据显示奥密克戎重症率更高。卫生部指出,2021年德尔塔流行时,每10万起病例就有41起不足五岁幼儿重症;在今年奥密克戎流行时,这个比例降至每10万起有12起。
六个月至四岁幼儿
今年第四季度有望接种疫苗
卫生部说,今年第四季度应该能给六个月大至四岁幼童接种冠病疫苗。
新加坡至今出现2起幼儿死亡病例。
第一起出现在今年6月27日,一岁半男童病逝,生前没有基础病病史,健康情况良好。
第二起出现在今年7月17日,仅隔20天,四岁女童病逝,同样是生前没有基础病病史,健康情况良好。
儿童疫苗相关信息可下载新加坡眼APP,扫码进群讨论。
不足五岁幼童冠病病死率
与肺炎和流感病死率相同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数据,不足五岁幼儿冠病病死率为每10万起有3人,相比而言,2018年、2019年死于肺炎和流感的同龄幼童为每10万起有3.1人。
之所以取2018、2019两年的肺炎和流感数据作为比较,是因为2020年至今执行的各种传染病阻断措施,如戴口罩,使得这几年的肺炎和流感的发病率异常低。
另有一组比较数据;在40岁以上成年人当中,每10万起就有99人病逝。
卫生部指出,相对40岁以上成年人,不足五岁幼童抵抗冠病的能力较强;但是,相对5岁至39岁的人群来说,不足五岁幼童抵抗力没那么强。
换句话说,5岁至39岁抵抗力最强,之后是不足五岁,之后是40岁或以上。
新加坡昨天疫情回顾
病例增长率连续三日
维持在1.0以下
新加坡昨增5551起确诊病例,含本土病例5358起,境外输入病例193起,累计166万4707起,破166万起。
另,共有8984人出院/解除隔离。
同日,本土病例过去七天移动平均从8762起降至8664起,比前一周期少98起。
本土病例七天移动增长率自前一天的0.98降至0.94,意味着前一阶段七天出现100起,本阶段七天则出现94起;意味着本土病例传播可能开始收缩。
这是自六月中旬本波BA.4、BA.5疫情出现以来,病例增长率首次连续三天维持在1.0以下。
新加坡本波疫情已经进入峰值的平顶阶段,未来几天,病例增长率大概率会维持在1.0以下,从明天到本周六大概会出现7500起左右的确诊病例。
我们曾多次提出,增长率会在1.0上下波动,直至达到群体免疫。所谓“群体免疫”,并非病毒不再传染,而是传染的速度放缓,重症率和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不会挤兑医疗资源,民众并不惊慌,心态平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
昨增死亡病例7起
奥密克戎病死率维持在0.047%
卫生部昨晚通报7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483起,总体病死率维持在0.089%,与前一天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