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肆虐全球,數千人死於熱射病,位於赤道的新加坡為什麼不怕?

2022-07-26

自7月以來,全球多國迎來史上最高溫天氣, 世界氣象組織 (WMO) 近日 發布警告稱,自2022年至2026年間氣溫平均值超出過去五年 (2017-2021年) 的機率將高達93%。 但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新加坡卻沒受到什麼影響,為什麼位於赤道的新加坡不懼炎熱?一起來看看吧。

熱浪肆虐全球

千人死於高溫‍ ‍ ‍

7月18日,英國首次預測氣溫達到 40°C,由此英國氣象局發布了該國歷史上第一個異常高溫紅色警告。位於倫敦的盧登機場也因跑道「曬化」問題導致航班延誤和中斷。

(倫敦的盧登機場工作人員正在維修被曬化的跑道)

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近期的氣溫已高達46°C。截至上周 (7月17日) ,西葡兩國因熱浪死亡的人數已升至1000多人。

就在極端熱浪肆虐全球的時候,中國各大城市也成為了重災區,自7月入伏以來高溫勢頭猛烈,上海追平了百年以來最高氣溫紀錄40.9℃,生鮮「自然熟」等事件接連發生。

(圖源:中國天氣網)

中國熱射病頻發

死亡率超新冠

而在連續高溫下,以前不被重視的熱射病也是頻頻衝上熱搜…

(熱射病登上微博熱搜)

看到這些熱搜,不禁讓人驚呼:原來「熱死人」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

7月6日,浙江省麗水市一名49歲男子下午在車間工作時突然昏倒,入院時體溫40.7℃,後因搶救無效於7月8日凌晨去世。

7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治了一位病情嚴重的「熱射病」患者,到達醫院很快出現呼吸心跳驟停,最終因病情危重去世。

目前已有還有數十人因熱射病正在住院中…

-小科普-

熱射病:比新冠致死率更高,後遺症更強

簡單理解,中暑到達最危險、最嚴重的程度就是熱射病了。正常人體體溫波動範圍很窄,當人體體溫持續在42℃以上不退時,就會出現機體蛋白變性、功能失活等情況,甚至會出現細胞壞死,嚴重者會出現一些臟器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熱射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達40%至50%,對於5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達到70%左右。

熱射病在發病時也會伴隨有抽搐、癲癇、昏迷的情況,一旦有這些症狀,說明腦組織已經受損,而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會對身體造成終身傷害。

赤道國家新加坡

為何不懼高溫

看到這裡,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們也開始心慌慌了,畢竟這裡全年都是夏天,也是時時經歷著高溫的「烤焰」, 連下個雨都這麼艷陽高照。

( 拍攝日期: 2022年7月24日)

早在今年5月,新加坡眼就曾報道過37.0℃的史上最高溫:。

在高溫天氣下,平時人潮湧動的新加坡牛車水史密斯街幾乎空無一人。

但是許多人都認為在新加坡中暑很正常,對高溫條件下出現的頭暈噁心不重視,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在新加坡也曾發生過熱死人的事件。

2018年4月18日,在新加坡武裝部隊全職服役的李函軒,在快步行軍8公里後,就出現了中暑症狀,因為送醫不及時,在搶救後還是不幸去世。

儘管如此,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還是不把熱射病放心上的,真的這麼「心大」嘛~

其實不是的,這主要是因為新加坡位於赤道地區,不太容易受到歐洲和東亞等大型高壓系統引起的氣候變暖的影響。

(圖源:Google maps)

新加坡雖然氣候炎熱,但常年多雨,有的時候一天裡面就會連下好幾場雨,空氣中的濕度變高,也起到了一定了降溫中和作用,厚厚的雲層也避免了太陽的直射,加之下完雨後總會有一段時間的涼爽天氣。所以,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們體感溫度一般不會突然驟升。

(圖源:pixabay)

另外,新加坡當局為了預防高溫中暑做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讓人們在外也能免於高溫炙烤。

例如新加坡室外的步行道路都有遮陽棚,小區樓下也都是路路通的,可以說從出門開始,基本上曬不到太陽。

加上幾乎所有的商店、旅館、辦公樓以及飯館都裝有空調設備。所以別說中暑,在新加坡的空調房裡不「受寒」就已經很好了。曾經就有網友調侃道:在新加坡室內看到的都是」凍齡「美人呢!所以熱射病發生的情況非常少。

但不可忽視的是,新加坡自 1948 年以來的連續氣溫記錄表明這裡的氣候也在變暖,平均地表氣溫每十年上升 0.25°C,上升趨勢大約是全球氣溫趨勢的兩倍。

有氣候專家在7月20日稱,新加坡7月不會經歷在歐洲和中國造成致命高溫的天氣現象,但預計未來幾年會出現頻繁的熱浪。

也就是說,新加坡在未來的氣溫還會增高,熱射病也有可能離我們越來越近。

( 新加坡 1948 年至 2019 年的年平均氣溫。

圖源:新加坡氣象署)

熱射病,重在預防!

新加坡許多人都喜歡躲在空調房,並將空調調到很低的溫度。但在室內低溫和室外高溫之間「切換」得太快的話,就會出現頭暈、噁心、乏力,甚至暈厥等情況。因此,不宜將空調溫度設置過低,27℃為宜。

在新加坡許多人喜歡晨跑、徒步和騎行,在必須戶外活動時做好防護,最好有逐漸適應的過程,避免從涼爽的區域 (如空調房) 直接到高溫室外區域活動。一旦發生中暑,用溫冷水擦身降溫,若出現昏迷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最後要注意老人和兒童等相對體弱的特殊群體,這類人群經常因為怕感冒而不願意吹空調,從而導致中暑,這類人群發病症狀比較隱蔽,不易覺察。

— END —

編輯:LXX


相关文章

  • 不買珠寶不准離店!中國旅遊團入境新加坡後竟被困『小黑屋』…
  • 將懷孕6個月的妻子和4歲女兒勒死!與屍同床9天,新加坡一惡性家庭兇殺案......
  • 小心!這種"兼職"可能要坐牢 新加坡最新判例給所有掛名董事敲警鐘!
  • 李凱馨辱華風波延燒 《赴山海》恐砸千萬人民幣「用AI換臉」
  • 拒絕公開馮德萊恩與輝瑞總裁通信 歐盟法院:做法不當
  • 怡豐城平價超市開設本地首個韓國樂天瑪特賣場
  • 樟宜東商業休閒區 中轉旅客新興聚集地
  • 武吉班讓輕軌鳳凰站電梯故障九小時 居民申訴不便
  • 亞洲首家!國大心臟中心 招募病患尋罕見心臟病根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