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胡亚基接待了一群来自沙俄帝国的客人,他们乘一艘三桅军舰巴拉达号抵达新加坡。巴拉达号的航程详细地记录在伊凡·冈察洛夫(Ivan Gonchorov)所写的一本书《巴拉达三桅战舰》里。冈察洛夫(1812-1891)是俄国著名小说家,随军舰当海军中将菩提雅廷的秘书,1852年至1855年从波罗的海航行至日本。他的书即期间所写的游记,于1858年出版时马上成为畅销书。书里有一章用相当的篇幅记载了船上一行人在新加坡逗留的经历,对造访南生花园作了极详尽的描述,似乎在那里度过居留新加坡一周里的最佳时光。此书在俄国受欢迎的程度非同小可,至1900年已再版了10次,此后曾译成多国文字,包括1982年的中文版。
冈察洛夫对南生花园的描写远比宋旺相所写的精彩。他与军舰上的同伴对花园里所看到的惊叹不已,虽生花妙笔地描绘其中的奇花异草,还觉得因自己的文字“不及所见的二十分之一”,而引以为憾。“这里的一切,都表现大自然的隽永雅致,毫无粗鄙庸俗之感,这里没有可供樵采的薪材、果腹充饥的累累果实和建房造船的材料,但却引你驻足流连,像欣赏艺术杰作一样,陶醉在自然界的百般精巧和玲珑旖旎之中。每一株树、每一丛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色泽风韵,使你不能匆匆而过,更不致混淆错认。这也要归功于主人万宝(黄埔,胡亚基的外号)的巧具匠心,构思精密,使他园中植物的陈列,成了画廊里一幅幅引人入胜的画面。”冈察洛夫写道。
如此迷人的景观让作者感到出乎意料之外,他很兴奋看到花园里品种繁多的奇花异草与罕见的树木,尤其是池塘里巨大的荷花与莲花。尽管冈察洛夫与同伴们抱怨在新加坡逗留的时间太长、气候太炎热,似乎很庆幸能参观了南生花园。他在新加坡篇章的结语是:“我到过新加坡,这使我高兴。但我离开它,并不觉得惋惜。再让我回到那里,我一是不会心甘情愿,二是只好屈从。”
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曾在《联合早报》(2013年7月12日)言论版上发表文章《重建南生园刍议》,呼吁重建南生花园以作新加坡人文的景区,也同时缅怀胡亚基这位历史先贤。他关怀的语气正好说明了胡亚基与南生花园确是一段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我在想:不如将胡亚基在新加坡园艺传统里所扮演的先驱角色,以及他所建设美妙花园的事迹,编入“大自然中之城市”愿景的叙述里,令国人不致忘记这位热爱园林先驱的重要贡献,尤其每当我们漫步于喧嚣城市里,沉湎于那难能可贵青葱翠绿的环境中时。或许这样会比重建一座难以复制的花园,更具历史意义。
(作者曾任《海峡时报》双语版主编、好藏之兼吴冠中美术馆馆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