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2022-07-28     于晏     21472

很多网友都反映,最近新加坡的环境卫生确实没有以前好了,而环境不好尤其是多积水,就会滋生蚊虫。

希望大家都从自己做起,把自家、阳台、院子的积水清理一下。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

减少男男之间的性行为

最近另一个让新加坡困扰的疫情是“猴痘”

截止昨天汇报,新加坡1个月累计出现11例,皆为男性,并且这几天是以每天1例的速度产生。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猴痘病毒)

【第1例】6月21日确诊:42岁英国籍男子输入病例

【第2例】7月5日确诊:45岁马来西亚男子本土病例

【第3例】7月6日确诊:36岁印度籍男子美国入境

【第4例】7月6日确诊:30岁印度籍男子从德国入境

【第5例】7月12日确诊:41岁的新加坡男子本土病例

【第6例】7月13日确诊:48岁英国籍男子本土病例

【第7例】7月23日确诊:46岁爱沙尼亚籍男子从伦敦入境

【第8例】7月24日确诊:31岁菲律宾籍男子本土病例

【第9例】7月24日确诊:26岁新加坡籍男子本土病例

【第10例】7月24日确诊:26岁中国台湾男子本土病例

【第11例】7月26日确诊:32岁的新加坡籍男子本土病例

一开始官方对于猴痘传播途径还说的比较隐晦,但是最近越来越多患者身份和症状,指向的群体比较明确了。

世界卫生组织7月23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

星期三(7月2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即男男性行为者限制他们的性伴侣人数!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示意图:卫报)

谭德塞对记者说,他认为防止感染的最佳方法就是“降低接触风险”。

“对于男男性行为者而言,目前能做到的预防,包括减少性伴侣数量、重新考虑与新伴侣的性行为、与任何新伴侣交换联络方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后续追踪。”

这样的描述已经相当直白了,全球激增的病例,不得不让世界卫生组织把话说清楚。

目前78个国家向世卫组织通报超过1万8000起猴痘病例,其中70%在欧洲,25%在美洲。

这里面还包括了五人死亡,约10%确诊者需住院治疗。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BBC健康与科学事务记者加拉格尔(James Gallagher)曾经说过: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猴痘,但确诊病例目前大部分集中在男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人群中。

涉及特殊群体的时候,猴痘这个疾病就被蒙上了一层其他的颜色。

一些同性恋非法的国家可能会有“疾病歧视”,能否阻止猴痘有来自病毒的挑战,也有来自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大家别忘了,新加坡《刑法》第377A条还没废除,

这个承袭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法律,规定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违法,最高可处2年有期徒刑。(不过此条文近年来鲜少用于裁决)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新加坡LGBT平权粉红点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似乎也是纠结了一番决定这样建议,

说出主要传播群体不是因为歧视,而是为了让防疫聚焦,让疫苗和防疫信息可以集中于风险最大的人群。

新加坡目前也是对男同群体做出了健康建议,未打算大规模使用猴痘疫苗。

“之前没感染的都中招了”

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得新冠?

这一轮新加坡的新冠疫情产生无数新感染者,用网友的话说:

“之前没感染的都中招了”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上一次】如果你的朋友还没有感染新冠,只能说明一件事,你根本没朋友

【这一次】如果你自己还没感染新冠,说明你没朋友

—— 因为朋友全部都感染了,最后一个孤岛也沦陷,你也不能幸免。

有很多人表示身边接二连三已经好几个人确诊,最后终于轮到自己。

这次有不少人ART自测呈阳性后, 就自我隔离没有报备,甚至都没有去诊所。

大部分确诊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候感染的,病毒无孔不入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在新加坡没感染过新冠都快成“异类”了。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图源:彭博社)

那么会不会有人在新加坡的5波疫情中都没感染过呢,肯定有!

《海峡时报》最近有篇文章引述《纽约时报》,称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感染新冠,为什么?

9人死亡,症状比新冠难受!新加坡学校急发80万药剂!世卫组织发声:减少男男性行为!

(截图:海峡时报)

一些美国重症监护室医生,经过这几年看过太多生死,发现新冠的随机性很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