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敏表示,IPEF是一種經濟外交工具,旨在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
惟他指出,IPEF與其他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同,例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 (CPTPP),因為IPEF具有明確的市場准入要素。
「IPEF成員國由具有不同發展水平背景的國家組成。通過能力建設和技術援助這一要素,我們可以縮小或填補相關國家之間的發展差距。」
阿茲敏是今天在國會下議院的部長問答環節中,回答希望聯盟升旗山區國會議員黃漢偉的附加提問。
黃漢偉想了解IPEF與CPTPP有何差別,以及大馬如何平衡與非IPEF成員的中國的經濟外交。
IPEF目前有14個成員國,分別為美國、澳洲、汶萊、斐濟、印度、印尼、日本、韓國、大馬、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阿茲敏說,IPEF能夠提升經濟韌性、競爭力和促進區域繁榮,並協助促進新冠大流行後期的經濟復甦進程。
他指出,納入市場准入要素的倡議是在周二(26日)起召開為期2天的IPEF部長級會議期間提出。
大馬願參與IPEF旗下4大核心 同時,阿茲敏還表達大馬願意參與IPEF框架下的所有4個核心支柱,即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以及綠色能源、脫碳、稅收和反貪腐。
他強調,除了貿易和投資框架協議(TIFA)外,大馬與美國沒有雙邊經濟合作平台,因此有必要參與貿易的核心支柱。
「IPEF被視為兩國討論與貿易相關各種問題的合適平台,例如共同努力改善大馬在人口販運報告中的地位。
「我們也能夠加強與美國政府的密切合作,以提升我國遵守最新國際法規和規範的能力,並進一步減少對大馬企業施以扣押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的情形。」
大馬與美國於2004年5月開始展開TIFA談判,但在美國總統歐巴馬領導下啟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TPPA) 談判後,TIFA的談判逐漸不再活躍。
14時事,試一試
亞視新聞東南亞 1 周年慶豪禮有獎問答競賽
以下哪個國家不是IPEF的成員國?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