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2022-07-28     于晏     20602

职业生涯,是一场不断打怪升级的旅程。对我们每个人而言,总有那么几个关键节点的选择,在事后看来,成为了自己职业发展的转折点。

通常来看,一个人的职业周期通常会遇到三道坎儿:

第一道:30岁左右,职业瓶颈期。在经历了大学毕业后5-8年的快速成长和积累期之后,节奏逐渐放缓,瓶颈开始凸显:想晋升但竞争力不强,已管理团队但比较吃力,想转行但底气不足。

第二道:35岁左右,职业分水岭。在这一阶段,事业已基本定型,在行业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负担,在维持现状还是加把劲再冲上一个台阶中挣扎。

第三道:40岁左右,职业倦怠期。这一阶段,已经有了充足的职场经验和人生阅历,要么事业稳定,要么准备创业,要么在“中年危机”中彷徨,迫切需要一个机会打破现状,注入新动力。

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是自己。无论你正处于什么环境,无论你正面临哪道坎儿,持续的投资自己,通过补短板、强能力、开视野、拓边界来突破壁垒、穿越周期,始终是最正确的选择。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职场人选择读MBA项目的关键原因。

MBA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有志于投身商界和从事管理岗位的职场人士,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从底层认知突破、理论体系构建、商业素质提升和管理能力完善四个主要维度,培养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商业精英和管理人才。

对于工作生活在新加坡的中国籍人士而言,在新加坡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含金量的MBA项目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申请门槛、学历要求、成绩要求、学习语言、时间成本、学费投入和课程体系等各种因素。

2022年,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在新加坡落地,为有志于攻读名校MBA项目的中国籍人士提供了更多可能。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

暨南大学新加坡中文MBA项目是暨南大学MBA在新加坡的教学项目,由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与南洋国际商学院(NIBI)合作举办。

项目面向华侨、港澳台地区人士和外籍人士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免参加中国的MBA联考(考研),无英文成绩入学要求。项目在新加坡招生和授课,中文教学,2年学制,在职学习,毕业后授予暨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历学位在中国及海外均受认可。

学校实力

JINAN UNIVERSITY

百年名校

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侨最高学府

人才辈出的全球“华侨最高学府”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在全世界华侨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它肇始于1906年清政府为南洋侨生归国求学所创立的暨南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建校逾百年,学校始终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中国国务院原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泰国议会原主席、原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以及近年来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左右滑动查看:穿越百年,弦歌不辍的星洲暨南人

(图片来源:新加坡暨南校友会)

“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10月,习近平主席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职场三道坎,你在第几道?| 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以华侨身份读名校MBA

百年商科底蕴,AMBA和BGA双认证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早在1918年,暨南大学就开始设立商科,是中国最早开展商科教育的国立高等学府之一。商科一直是暨南大学引以为豪的强势学科。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科位列中国一流学科前5%。1993年,学校成为中国华南地区最早开办MBA教育的院校,率先实行了领先的“三三制”商科教学模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