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資聖地變成棄地? 在中國設廠的外企正考慮去留問題

2022-07-30

在200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市場一度是外國企業的樂園。

從美國食品和消費產品、德國豪華車輛、韓國和日本的晶片製造商,甚至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生產商,紛紛湧入龐大的中國市場分得一杯羹。

可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市場陷入危機,加上冠病疫情暴發後,當地消費者都勒緊褲帶,不太願意消費。這些外企開始覺得好景不長,往後的計劃還須仔細思量。

外企遭防疫措施與成本高漲「夾攻」 據《紐約時報》分析,這兩年來,進軍中國市場的外企碰上了好些問題:

  • 地緣政治和中美貿易戰造成部分產業的關稅大幅度調高;
  • 冠病疫情擾亂了供應鏈,使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都漲價,也拖慢運送服務長達數月;
  • 中國為了防疫而實施的禁足與封城措施,使消費者無法出門消費。
接受《紐約時報》訪問的外企有以下共同點:

它們售賣高價位的高端產品;不是在最近十年進軍中國市場,就是在中國市場已迅速擴張。

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百年老字號A. H. 比爾德(A. H. Beard)床褥品牌2013年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店鋪後,截至冠病疫情暴發前,其銷量都以每年超過30%的驚人速度增長。

比爾德每張叫價7萬5千美元的高檔床褥,賣得最好的市場,沒錯,就是中國。

澳大利亞比爾德床褥公司成立於1899年,已有123年歷史。(A. H. Beard面簿)然而,中國的防疫措施卻使比爾德外銷到中國的產品需求不再增加,反倒是運送貨櫃的成本,從公司進駐中國至今已增加了五倍,材料價格同樣水漲船高。

就連中國房地產市場當前的頹勢也成了個問題。因為人們如果無法搬新家,對新床褥的需求就不會太大。

比爾德在中國有50家分店,本來還要再開50家,但現在只好從長計議。總裁培爾遜(Tony Pearson)告訴《紐約時報》:

「我認為中國經濟肯定無法再達到過去那種高增長率。」

疫情或使中國消費者變得更謹慎消費 培爾遜也希望,即將舉行的中共20大能「闡明中國前進的方向」,增加消費者的信心。

他之所以特別提到消費者,是因為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已經大不如前。

韓國真生人參公司(Ginseng by pharm)總裁安俊民(音譯)也觀察到,中國消費者「花錢已經沒有過去的多」

《紐約時報》認為,這是因為冠病疫情影響了中國人民對未來的信心,使他們更謹慎消費。

即使安俊民仍看好中國健康食品市場,但為了規避風險,他已經向歐洲監管當局申請批准,準備開拓歐洲市場。

阿迪達斯預測,來自中國的營收會顯著減少。(路透社)德國知名體育品牌阿迪達斯(Adidas)雖然也預測,來自中國的營收會「顯著減少」,情況短期內不會好轉,但依舊看好中國的長期前景。

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分店從2015年的9000家增加到目前的1萬2000家。執行長卡斯珀·羅斯特德(Kasper Rorsted)表示,公司不打算削減成本或撤出中國市場,反而會「竭盡所能,加速業績增長。」

中國經濟若放緩 其他外企仍會受波及   即使是不再將主力放在中國市場的外企,仍會受到中國龐大的購買力影響。

美國Kamps Hardwoods出產的窯干木材。(Kamps Hardwoods面簿)來自美國密西根州、出產窯干木材的Kamps Hardwoods在2015年一個中國會展上,就接獲一份2百萬美元的訂單,相等於公司當時四個月的銷售量。在短短的一年內,中國就占據Kamps Hardwoods總銷售量的80%。

但是,Kamps Hardwoods很快發現,許多中國買家並不在乎產品品質,只希望以最低價格買到木材。它們只好轉向美國和其他海外市場,尋找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優質產品的客戶。

即使中國現在只占Kamps Hardwoods銷售量的10%,中國市場仍間接影響其業績。由於中國大量購買美國木材,中國客戶一旦停止購買,美國木材製造商就必須削價競爭。

Kamps Hardwoods總經理庫考斯基(Rob Kukowski)向《紐約時報》坦言:

「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我們木材業的麻煩就大了。」


相关文章

  • 「仁來瘋」席捲台灣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出席電腦展掀粉絲熱潮
  • 馬國老師體罰致傷學生 家長拒絕和解堅持追責
  • 泰六歲童玩耍時弄傷同學 竟遭對方父親飛腳踢頭
  • 印尼就120億美元腐敗案 接觸多家新加坡石油貿易公司
  • 方威捷性侵未成年少女監40個月 網民:他的永久居留權會被褫奪嗎?
  • 疑抽吸含毒電子煙  馬國女子身體抽搐如喪屍
  • 馬國毒品問題達「臨界水平」  對經濟和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 抗議同座違規養寵物 曼谷男子走廊放蛇嚇人
  • 《1點新聞》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