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去“海外捞”,新式餐饮结队下南洋

2022-07-31     于晏     24716

李小帅表示,出于成本的考量,探鱼在新加坡有一半以上的原材料都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从中国国内进口,甚至包括厨具、对讲机,而核心食材鱼类则从越南进口。

当被问到探鱼是否考虑在新加坡本地培养供应链时,李小帅表示,根据探鱼战略规划,海外市场将会成为重点业务,探鱼会逐步规划供应链建设。

成都Bowl的Stella则表示,除了部分干货,如辣椒、香料等,仍需要从国内采购,她开设的川菜馆基本可以保证在当地完成供应链采买。

不过,Stella也坦言,新加坡的食品供应链比国内落后几年,很多川菜的原材料无法在本地采购,比如川菜常用的青花椒。但近几年随着大品牌出海,本地的中餐餐饮需求增加,供应商也在逐步解决食材难买的问题。

“这十年来,新加坡整个餐饮供应链的生态是在逐步完善的。”Stella说。

人员管理亦是一个问题,按照新加坡的法律,在新加坡的企业必须要招聘一定数量的本地员工,如果规模壮大,还需要有本地的店长或合伙人级别。因此,创建本地化的团队是新加坡餐饮必不可少的环节。

探鱼在新加坡的门店是加盟制,由本地化的团队负责,如有需要,总部会委派管理组进行支持,每年的产品更新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培训,让餐品保持和国内的统一标准化,加盟商与总部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成都Bowl的解决办法是收购本地团队。在最初创业时,Stella直接拿下一家韩国餐馆,包揽了其原始员工。

同时Stella也表示,和本地员工的磨合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比如在面试服务生时,Stella能感觉到,新加坡本地人普遍认为中餐是一个比较累的品类,年轻人更愿意去咖啡馆打工,他们觉得同样是餐饮服务业,在咖啡馆工作更高级、更轻松。

“可能你一说是中餐,他们就会打退堂鼓了,因为中餐的菜偏重,还要一直走来走去,一直服务客人,”Stella说,“可能国内的年轻人会看在薪水的份上打拼一下,但在东南亚,尤其新加坡、印尼,年轻人都是比较随心而定的。”

整体来看,中式餐饮品牌们在新加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探鱼在新加坡的单店年营收能达到400万新币(约合1900万人民币),成都Bowl单店年营收也在700-1000万人民币左右。

新加坡的首战告捷给了餐饮品牌们经验与信心,有意愿向新加坡以外的城市扩张。李小帅称,探鱼的初步规划是在下半年拓展三个海外城市,未来两三年,目标是拓展10-20个海外城市。

学习海底捞好榜样

海底捞宣布分拆海外业务,可以称得上中餐出海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招股书显示,在2019-2021年,特海国际(即海底捞中国以外餐厅业务组成的新公司)收入分别为2.33亿美元、2.09亿美元、2.96亿美元。 其中,东南亚是特海国际最大的市场。 在2021年,特海国际在东南亚的收入为1.66亿美元,占到全年收入的56%。 东南亚早在疫情前的翻台率就高达4.8次,跟国内持平。

目前,特海国际还未实现盈利,2021年净亏损1.5亿美元,不过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特海国际的95%门店已经实现了首次每月盈亏平衡。

随着中国餐饮供应链的成熟,国内餐饮的新消费模式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领先的优势,餐饮出海已成大趋势。但目前而言,餐饮品牌出海仍处于求稳的阶段,因此,大部分品牌选在了新加坡等华人集聚的区域。

尽管中餐品牌出海,大部分第一站选在了新加坡,而其中茶饮品牌,出海的第一站往往选在其他东南亚国家,像蜜雪冰城第一站是越南,霸王茶姬第一站是马来西亚。

这是因为餐饮品牌出海所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大,盲目开店成本高昂、人员管理、食品安全等问题,为出海餐饮品牌带来比较大的经营风险。

而茶饮品牌的门店投资小,并且主要以加盟为主,适合大规模的扩张。前段时间,华与华董事长华杉在社交平台透露,蜜雪冰城的海外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000家,其中单是越南就开了200多家店。

当然也不是每个餐饮品牌都习惯东南亚。作为北美首店年营收处于加拿大的食品零售前列、并有赶超美国超级网红品牌Shake Shack之势的出海品牌,西少爷Bingz加拿大公司股东之一的高原告诉志象网,相比于北美的统一市场,东南亚市场的文化、社会差异更为复杂,不像北美一样容易大规模复制。

成都Bowl的Stella也向志象网表示,在国内的单一市场,在上海、深圳或重庆,用户需求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在东南亚,这种铺开的模式就不可能跑得通,“虽然我们感觉到东南亚的文化比较相近,而且又在一个成长期,但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国情需求、宗教文化和饮食习惯,都是非常不同的。”

“例如在印尼,2021年的人均GDP大概在4000美金左右,但是在饮食方面,他们愿意花多少钱?这个都是需要再去调研的。”Stella强调到,针对不同国家的口味调整和团队组合,都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可能在东南亚每到一个新的国家,你的模型都需要重新跑一遍。”Stella说,“做出海的时候,可能有时候要慢一点。”

另外,东南亚整体的餐饮生态还并不完善。比如线上点餐、线上预约,在东南亚还没有这样的系统,还需要现场排队、现场点餐,这都是餐饮出海需要额外投入和建设的地方。“甚至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还需要现金支付,线下的现金管理可能成为新的难点。”Stella指出。

虽然存在挑战,但餐饮出海已经是一个大的趋势。高原表示,西少爷希望在未来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出海已经成为国内餐饮品牌的选择,未来也有希望打造出全球化的餐饮品牌。但在这之前,需要品牌们慢下来,扎实走好每一步。

本文来源志象网(ID: passagegroup),作者 :刘晓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