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社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不少圍觀的網民對此興奮不已,但也有人對這個不太典型的「流星雨」感到不安。
事後證實,這其實是中國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碎片,根本不是什麼讓人許願的浪漫流星雨。
1. Objects suspected to be debris from China's Long March rocket has reportedly been seen over Sarawak skies.
NASA earlier confirmed that the rocket's 22.5 tonne core stage re-entered Earth's atmosphere over the Indian Ocean around 12.45am on 31 July.
:hanifDaslepzz/Twitter pic.twitter.com/kyo64EVtTH
— BFM News (@NewsBFM) July 31, 2022
根據馬國航天局文告,這些火箭碎片在進入大氣層時著火併飛過馬國領空,因此在一些地區,包括砂拉越上空可以發現有碎片飛過,且墜落和燃燒的畫面為肉眼可見。
「天外飛仙」的真相隨之引發熱烈討論。不少馬國網民質疑,中國沒有提前分享有關潛在危險物體墜落的信息,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這就是所謂強權的不負責任行為。」
「中國人太不負責任了,不公開火箭運行軌跡,竟然不顧其他人民的安危。」
還有網民打趣建議,應該給亂丟垃圾的那一方祭出罰單(saman,馬來語)。
「給不負責任的中國政府罰款吧!」
有人則認為應該「物歸原主」。
「有沒有可能把這些太空垃圾送回它原本的始發地呢?」
也有網民「感謝」中國為大家帶來了這樣一幅夜景。至於這些溢美之詞,是真心讚嘆,抑或是反諷,以下精選幾個留言,蟻粉可自行品味:
「中國科學家計算得多麼準確,讓火箭殘骸划過砂拉越上空,畫出燦爛的星光,然後徐徐降落在東邊的太平洋。」
「很感謝中國,讓我們可以親自體驗這種感覺。不然人活一輩子,什麼是火箭碎片都不知,甚至要去外國才能體驗。」
「祖國長五流星多美啊,多希望天天看到。」
「民眾興奮地拍下來自中國的太空垃圾。」
「太好了,這是我身為中華民族的榮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雪州)八打靈再也降落。」
還有部分網民逗趣形容,這些火箭碎片看起來就像是電影《變形金剛》里,隕石撞擊地球,外星生物降臨的場景。
當然,也有一些網民為中國緩頰,認為這是西方媒體雙重標準,刻意放大此事。
「當美國墜落的火箭回到地球時,大家幾乎聞所未聞。只要是非西方國家(發射)的,西方媒體就會大做文章,只有中國回到地球的火箭會造成破壞,西方的不會。」
不過,也有網民反駁上述觀點,強調中國之所以受到抨擊,是因為其火箭碎片的墜落路徑是「不可預知的」。
「問題根本不是(火箭)解體,而是它墜落的路徑。這是中國長征火箭第二次沿著不可預知的路徑墜落了……其他國家,包括美國,火箭都會沿著可預知的路線墜毀。」
也有人說,其他國家發射火箭都會投入資源,儘可能確保大部分火箭殘骸在進入大氣層時就完全燃燒殆盡,也會儘量使剩餘殘骸墜落大海,並一定會提早對可能降落的區域發布預警。
這些事情,中國當局卻一樣都沒做到。
中國第三次被指控火箭碎片不受控墜落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出面批評中國當局有兩大失職:
「所有探索太空的國家都應該遵守既定的最佳做法,做好自己的本分,提前分享這類信息,以便可靠地預測潛在的碎片撞擊風險,尤其是像長征五號B這類對生命和財產具顯著風險的重型載具。」
美國非營利研究中心 「航空航天公司」(Aerospace Corp)也抨擊,允許重約22公噸的火箭主核心以不受控的方式返回地球是魯莽的。
NASA局長尼爾森(Bill Nelson)也指出,美國和其他大多數探索太空的國家通常會利用額外經費設計火箭,以避免火箭大規模且不受控制重返大氣層。
他說,自1979年NASA太空站「天空實驗室」(Skylab)的大型殘骸濺落在澳大利亞後,各國便謹守這項做法。
據統計,這已是中國第三次有火箭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返回大氣層。
2020年,中國的火箭碎片曾墜落在非洲國家象牙海岸,損壞了幾棟建築,所幸沒有人命傷亡。
外界先前就已多次指控中國未妥善處理火箭級的太空碎片。
針對外界指責,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反駁稱,中國太空當局的微信號曾公布過火箭殘骸的高度等參數,並宣稱已對國際社會展示出最大透明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昨天凌晨一度划過砂拉越天際的長征五號B火箭碎片已被證實最後掉落在蘇祿海。
不過,馬國媒體今日(1日)報道,砂拉越的尼亞鎮出現了疑似火箭的殘骸。
馬國科學、工藝及革新部已派出特別調查小組前往查核,當局也勸請民眾遠離發現碎片的地點,因相關物體可能含有輻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