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經濟弱勢群體疫後財務更加吃緊

2022-08-04

觀察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受到經濟影響的弱勢群體,在疫情之後財務狀況惡化,許多人不得不提取緊急儲蓄和退休基金,來應付疫情期間的生活。

《每日新聞》報道,根據起草馬來西亞《消費者信貸法案》中所提供的的公眾諮詢文件,一些人因財務壓力被迫進行額外貸款,或借高利貸來支付開銷。

上述公眾諮詢文件是由消費者信貸監察委員會專責小組,在財政部、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和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SC)的支持下編寫。

報告指出,隨著許多企業關門導致就業機會減少,那些在疫情前就遭受經濟影響的群體,面對更嚴重的打擊,收入差距和不平等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2021年大馬家庭債務1.37兆令吉 根據現有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馬來西亞家庭債務為1兆3750萬令吉,而2020年為1兆2700萬令吉。

公眾諮詢文件還指出,金融科技(Fintech)的普及化已改變了金融服務行業,包括消費信貸領域,數碼化讓信貸更便宜,更容易為所有人所用。

隨著無現金商業的興起,以及單擊按鈕即可輕鬆購買商品和服務,消費者可能會受到影響,為了滿足慾望而過渡消費。

不受監管信貸服務商規模擴大 此外,報告也點出,消費信貸領域不受監管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包括鼓勵「現買後付」( BNPL)公司、非銀行保理和租賃公司、受影響的貸款購買者和收債機構 (DCA),這給不公平或剝削行為帶來了更大的風險,這些行為通常是針對弱勢家庭和小企業。

「隨著這些參與者規模的擴大,他們被納入監管範圍將有助於更好地保護信貸消費者,確保未來消費信貸服務的有序發展。」

多個部委和機構合作成立了消費者信用監測委員會工作組,在《消費者信用法》頒布後,工作組將正式成立併合並為消費者信用監督委員會(CCOB)。

今年尾發布第二部分公眾諮詢文件 第一部分公眾諮詢文件的目的,是就建議的監管框架和執法方法獲得反饋和意見,以促進信貸提供者和與消費者打交道時的專業精神和公平做法。

諮詢文件的第二部分將於今年第四季度發布,將進一步概述適用於信貸業務和信貸服務提供商的監管框架、範圍和重點以及標準。


相关文章

  • 「仁來瘋」席捲台灣 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出席電腦展掀粉絲熱潮
  • 馬國老師體罰致傷學生 家長拒絕和解堅持追責
  • 泰六歲童玩耍時弄傷同學 竟遭對方父親飛腳踢頭
  • 印尼就120億美元腐敗案 接觸多家新加坡石油貿易公司
  • 方威捷性侵未成年少女監40個月 網民:他的永久居留權會被褫奪嗎?
  • 疑抽吸含毒電子煙  馬國女子身體抽搐如喪屍
  • 馬國毒品問題達「臨界水平」  對經濟和公共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 抗議同座違規養寵物 曼谷男子走廊放蛇嚇人
  • 《1點新聞》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