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他是印尼國民品牌Bagus(百家適)創始人,產品遠銷海內外;
他也是祖籍中國福建的一個印尼華商;
他曾打工8年,做過送貨員,睡過貨艙,受盡白眼;
賺得第一桶金全靠「貴人」借給他$1萬貨物!
他就是今天的新人物:張繼雄!
中國下南洋時期,湧現了一大波知名華商,他們大多白手起家,歷經艱難創下諾大基業。
但卻有這麼一位印尼華人,不僅是白手起家,他賺得第一桶金,還是憑藉別人借給他的$1萬貨物而賺來的。經歷很是神奇。
現在,他已經是印尼中華總商會會長,還是印尼國民品牌BAGUS(百家適)集團的創始人。
祖籍福建的印尼小伙
17歲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張錦雄,1949年出生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的丁宜市,祖籍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
張錦雄的父親,是早期下南洋的一批中國人,靠經營一家小雜貨鋪謀生。張錦雄在家中排行第二,從小聰明穩重,深受父母喜愛。
1966年,印尼總統蘇哈托上位,推動了震驚世界的「排華事件」。華文學校關閉、禁止華文教育、剝奪華人的土地、對華人進行迫害……
不少華人被迫背井離鄉,還有很多人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現年17歲的張錦雄一家雖然留在了印尼,但因學校關閉被迫輟學,走上了自己的打工之路。
1966年印尼排華
當過送貨員、睡過貨艙、受盡白眼
得遇貴人借$1萬貨物賺第一桶金
一開始,張錦雄在丁宜市一家五金公司當送貨員,風雨兼程、披星戴月,來賺取微薄的薪水。後來,他又到印尼的棉蘭、雅加達打工,做的也是辛苦活。
在當時華人受盡歧視的環境中,張錦雄經常遭受白眼,睡貨艙,吃了不少的苦。
終於在他25歲那年迎來了轉機。
那是1974年,打工8年的張錦雄,在過去的打工生涯中,曾當過報關員,由此和很多新加坡的商人相熟。
藉此機會,張錦雄做起了小生意,從新加坡進口日用品在印尼倒賣。時間一長,張錦雄憑藉誠實守信的人品,贏得了一眾商人的認可。
其中就有一位新加坡客商,承諾先給他提供價值1萬新幣的貨物,等張錦雄把貨物賣出後再把錢轉過來。
藉此賺得「第一桶金」後,張錦雄的生意開始擴大,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踏上快車道。
1970年 印尼巴厘島
以誠信經營起家
27歲創業成印尼國民品牌
1976年,27歲的張錦雄成立了第一家貿易公司,開始正式創業。
憑藉誠信經營贏來的第一桶金,讓張錦雄走上了誠信經營的道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秉持著「要做就做最好」的信條,張錦雄的公司逐步發展壯大,逐漸有了後來的BAGUS(百家適)集團。
百家適集團,主營日用百貨、家居日化、餐飲娛樂、進出口貿易等行業,為普通百姓提供「買得起,用得好」的產品,在張錦雄的帶領下,逐漸成為印尼的國民品牌,遠銷世界各國。
憑藉著誠信經營,張錦雄平白借出了一個印尼國民品牌,成為印尼華商巨子。
在中國投資建廠、振興印尼華文教育
張錦雄今年當選印尼華商總會長
從小接受華文教育的張錦雄,自創業成功就一直致力於幫助印尼華商,在中國投資發展,維護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海外華商紛至沓來,張錦雄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上個世紀90年代,張錦雄在中國投資建立了天津源達日化有限公司、上海頂味食品有限公司。
1999年,張錦雄因出色的表現被推舉為雅加達吉祥山基金會理事長。此後,在他的帶領下,捐資助學,和中國大使館合作,引進華文教師,幫助振興印尼華文教育工作。
並鼓勵中印兩國民間團體的合作聯繫,一時間,中國明星演藝團、義診團等團體,極大地推進了中印雙邊文化交流。
2008年,中國承辦奧運會,張錦雄被推舉為奧運火炬海外傳遞手。這支祥雲火炬也成為張錦雄家中最顯眼的一個收藏。
今年4月9日,印尼中華總商會換屆,張錦雄因其長期推動中印友好合作,當選為第6屆總主席,任期至2027年。
張錦雄(左)接過前任總主席紀輝琦(右)的印尼中華總商會會旗
希望在他的任期內,不斷加強中印友好合作,齊心協力應對世界變化。
新人物· 精選
點擊以下連結,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陳弼臣 |
黃仲涵 |
馬科斯 |
陳凱希 |
施永昌 |
佘桂福 |
施恭旗 |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9047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38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