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仁以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格拉斯格尔(左)出席在伦敦的推介仪式。(联合早报图)
新加坡和英国科研家已开展5年计划,把新加坡200年来的约1万个自然标本进行数码化处理,让世界各地同好也能在虚拟空间分享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数据。
《联合早报》报道,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于本月10日在两地为这个相信也是世界首个把自然标本数码化的项目举行推介仪式。
新加坡的自然标本分散各地,但因1965年独立前是英属殖民地,多数标本在英国。
名为SIGNIFY(Singapore in Global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Information Facility)的数码化项目,旨在记录两国重要的历史标本和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
模式标本指的是学者在研究和确认某一物种时所采用的原始标本,它们会被永久保存起来,作为日后核查时的参考资料。
每个数码化标本将包括高像素影像、元数据(metadata)以及可能的历史背景。
例如,1888年英国皇家海军军舰HMS Alert在新加坡海滩收集到的一些甲壳动物标本,现存放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几个玻璃罐内,如今可在网上:signifynaturalhistory.sg观看。
这个结合历史和科技的一站式标本信息中心不仅加速相关研究的过程,也有助加深对新加坡自然遗产和自然环境的认识。
前往英国伯明翰为参加第22届英联邦运动会的新加坡健儿打气的新加坡奥理会主席陈川仁,前天以李光前自然历史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格拉斯格尔(Douglas Gurr)等出席当地的推介仪式。
陈川仁也是新加坡国会议长。他在仪式上说,合作项目加强保护过去和现有科学和历史的工作,也促进两个博物馆科学家和两国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