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1994年-1997年,新加坡推行“贩者有其摊”计划,摊主与政府签定20年摊位契约,买下摊位;当时共有15个小贩中心的1956个熟食与湿巴刹摊位,卖给了摊贩。
当初推出这个计划,是为了让小贩拥有自己的摊位,自由营业,同时还可将摊位转租给别人经营,摊主无需再为租金调整担心。
该计划在1998年结束,契约满20年的最后一批小贩中心与湿巴刹摊位,已把摊位交还给政府。
所以,新加坡人购买政府组屋时买的就是99年的屋契,对比国内的70年产权,这个时间限制已经很长,足以让一个人一直住到老。
甚至还也可以通过出售、出租来套现或留给自己的子孙。
99年后,再将组屋还给政府。
此外,政府组屋的屋龄,在超过70年的时候,会推行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Voluntary Early Redevelopment Scheme.
这个计划将帮助屋主,提供更多选择来套取组屋价值。
自愿提早重建计划,会在组屋屋龄介于70年-99年之间推出,并不一定是在组屋满70年的时候马上推出。
其实,99年的地契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
以上图源:lian he zao bao
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新加坡人在30岁结婚,买了一间99年地契的新房子。
等到40年后退休时,房子还能继续住59年,足以让人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住到终老。
就算活到90岁,仍然有剩余三四十年的剩余屋契,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可以转赠给孩子,孩子不想住也可以卖掉,房子你能够用满99年。
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会提供屋主更多的选择来获取组屋价值。
新加坡居民可以在组屋屋龄满70年后,投票决定要不要加入自愿提早重建计划,选择是否提早把组屋售回给政府。
如果大部分屋主投票支持加入,政府将购回组屋重新发展,新加坡居民可以使用售屋所得购买另一套组屋,要是居民投票反对,则可继续住下去,直到屋契期满。
目前来说,新加坡最老的组屋屋龄还没超过50年,自愿提早重建计划要等到20年后才会推出,新加坡政府也需要更多时间去研究:
如何选择组屋区,
如何规划重建速度,
和政府赔偿的具体条款等,
因此,自愿提早重建计划实施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布。
新加坡建屋局的组屋制度,实现了国父李光耀的“居者有其屋”理想;
成千上万的新加坡人都对此非常感激!
以上图源:kk news
超过80%的新加坡人都住在HDB建造的组屋内,从此,在新加坡拥有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