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今年3月推出至今,已有120家公共和私人企業及機構自願在系統上登記。(檔案照)
所有企業和機構可能須要最遲今年底加入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才能使用發送者身份發送手機簡訊。這能更好地保護本地消費者,降低他們受騙的風險。
新加坡簡訊發送者身份登記系統(SMS Sender ID Registry)今年3月推出至今,已有120家公共和私人企業及機構自願在系統上登記。不過隨著手機簡訊詐騙威脅越來越大,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提議強制規定所有機構和企業加入系統。
一旦這項提議順利落實,所有企業和機構須最遲今年底在系統登記,只有已登記者才能繼續使用發送者身份(Sender ID)發送手機簡訊。
新系統會通過已登記的發送者身份,識別冒名發送簡訊(SMS spoofing)的圖謀,並提前攔截這些信息。資媒局指出,自從改用新系統後,警方接獲的簡訊詐騙報案次數比系統啟用前少了三倍。
當局也提議電信公司採用機器閱讀科技,在電信網絡的上游階段儘早攔截和過濾掉詐騙簡訊。
資媒局星期一(8月15日)就上述兩項提議展開公共諮詢,邀請業界和公眾提出意見。諮詢活動會在9月9日結束。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