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教学综合楼落成典礼
四川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教学综合楼落成典礼
卓顺发主席拜访关心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
2008 年中国遭遇雪灾,为协助中国受灾民众早日脱离困境,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组织发起赈灾筹款的新闻自除夕日见报,卓顺发主席读报后第一时间捐出6万元。2012 年,卓顺发和朋友再次捐出人民币10万元,在中国成立辽源市“顺发”青年资源服务慈善基金,以济老扶幼为宗旨造福社会。他的爱心善举,得到政府和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也让新中友谊开出绚丽的花朵。
121年历史的善济医社
由善心人士,共襄义举,筹建了善济医社
善济医社成立于1901年,是新加坡卫生部注册的社会服务组织,善济医社不分种族和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低收费的治疗。善济医社除了中医服务,也提倡种族和谐,传播光明与正能量,鼓励宣扬慈善文化以及中医服务社会大众宣传中华文化。善济医社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宣扬健康意识,鼓励保健活动。
2002 年卓顺发应友人张锦泉先生(时任善济医社董事)之邀,加入善济医社。2008 年时,这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慈善医社,已到了濒临关闭的边缘。张锦泉先生代表当时的董事会四次邀请卓顺发担任善济大家庭的主席。卓顺发欣然接受了这份挑战,成为第 77 届(2006-2008 年)董事局的总务,此后担任义务执行主席至今,已经14年。
百年历史善济医社在新加坡后港开设第一间分社。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为善济医社后港分社主持开幕仪式。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向李显龙汇报医社的服务与发展方向,李总理给予很好评价
善济医社 发光发热
卓顺发的加入让善济医社重焕光彩,为了让中华中医文化在新加坡发扬光大,让善济医社向专业化发展,卓顺发引入了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善济医社跳出传统的框架,与时俱进,走入邻里社区,连续开设分社,服务民众。在短短五六年间,善济医社从只有 4 名员工,每天服务 26位病人的规模,扩大至目前 125位员工,在新加坡全岛拥有 14 间分社,为大众提供免费中医问诊,每天服务大约 1200 人次。
在过去八年里(2014年至2021年)善济医社总共服务了约266万看诊人次,发出的药帖有536万帖。未来五年 (2022年到2026年) 看诊人次预计将高达250万人次,发出的药帖预计为480万帖。帮助1个家庭的1位病患者等于帮助这个家庭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社会。
为了善济的发展,为了新加坡慈善事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卓顺发以善济医社原有的宗旨与文化为基础,加入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经验,提出了善济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祝福。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善济医社积极推动“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的理念。
其实“宽容、慈悲、大爱、感恩”是一种修身养性,一种人生的理念与哲理,一种生命的感恩与光明,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身心的健康,社会的和谐。
感恩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人士对国家的贡献与付出,凡建国一代在善济医社就诊,全部免费。立国一代人士在此也可以享受到领药一天1.5元,及其它治疗项目优惠的待遇。凡领取福利救济金或低收入家庭者,皆可到善济各分社申请豁免收费。
善济医社配合国家政策,不分阶层、种族和宗教,均一视同仁,施医赠药,造福人群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那么就决定它的宽度,让它更有意义。
在生活的过程中,每个瞬间,每个发生,每个经历,每个瓶颈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生命与众不同,更有价值、内涵与光明。
尊敬的信念、尊敬的方式、尊敬的态度、尊敬的行为、是慈善最好的尊重。
上善若水 慈悲无界
“慈善是一种正道光明,也是专业行为,它不只是简单的捐款捐物,慈善需要慈悲、智慧、人才、管理、效率、坚持永续经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增强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与感恩心。这是我们平时所感觉不到的,只有真正的去用心参与了,当我们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看到他们脸上灿烂幸福笑容的时候,心底会自然而然的感觉到喜悦、光明与慈悲!施比受更有福。”
卓顺发连续二十六年于新年期间在文礼社区主办午餐及分发红包给区内乐 龄人士,欢聚一堂庆新年,把欢乐喜悦带给他们。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