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楊榮文:過度依賴外來華人具有風險,因為他們對新加坡文化了解不深
新加坡本地勞動力不足,因此很是依賴外勞人口,早前從聯合國公布的一項數據來看,新加坡的常駐外來人口大約有200萬人,其中又有接近40萬中國人。甚至可以說,沒有這些外勞,就沒有今天的新加坡。
近日,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卻語出驚人的表示:過度依賴外來華文人才具有風險,我們必須減少對外來華文人才的依賴!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
過度依賴外來華文人才有風險
還可能把社會帶向錯誤方向
新加坡自從建國以來,本地的華文人才可對社會做出了不少貢獻,為什麼楊榮文會覺得過度依賴外來華文人才會有風險呢?
楊榮文指出,新加坡如果沒有一群華文精英,就只能以來外來華文人才, 但這些華文人才不在新加坡長大,也沒有受過相同的教育,對社會沒有深入的了解,從某種角度來說,歸屬感也不是那麼的強。
楊榮文說道:「如果你有一群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華文精英,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吸引外來人才。但沒有的話,就無法這麼做了, 還可能把我們的社會帶向錯誤的方向。 」
因此他認為,新加坡應該成立一個華文高等學府,從而培養一群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的華文精英,這樣社會才能更好的發展。
新加坡華文人才越來越少
「華校」也不復存在
當今社會,新加坡的華文人才已經越來越少了,許多人外表看起來雖然是華人,但他們已經失去了說華文的能力。
其實最初的新加坡,華文人才還真不少,他們大多數都是用華語溝通的。彼時的新加坡,甚至還有所謂的華校,其中——華僑中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作為傳統華校,早年的華僑中學一直使用中國課本,用中文教學。學生和老師都是早年的中國移民或移民後代。但後來李光耀為了培養國民對新加坡的歸屬感,也為了讓不同種族之間的人能夠溝通和交流,於是決定把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改為英語,全國的學校也統一改用英語教學。
彼時的李光耀,甚至多次被外國媒體批「反華」,不過如今看來這個政策有利有弊。好處是,不同種族之間的人也可以通過英語溝通了,壞處是一些華人卻漸漸失去了講華語的能力。
凡事有舍才有得。萬事通覺得國父李光耀這點做的沒錯,畢竟對國家的歸屬感才是建國之本。
新加坡總理屢次強調
學習華語的重要性
這兩年,隨著中國的崛起,新加坡也意識到了說華語的重要性。 李顯龍總理曾經在多個場合表示:學習華語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根和文化~
甚至連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後來也下定決心要學好華文,並且「自學成才」!
為了協助本地「華二代、華三代」們學好華文,學而通為通心粉們準備了華文0元試聽課~ 掃碼即可免費領取哦~
學而通華文 0元試聽課
1節真人在線華文互動課
一份專屬華文能力評估
一份定製專屬提分學習計劃
以上福利,不用花錢,學而通華文0元送給大家!
讓孩子在小六會考備考階段快人一步!
僅限10人免費領取!
即可領取
總結
萬事通認為,華文人才也好,英文人才也罷,新加坡都要有,但是卻不能偏科。「雙語人才」發展才是真正的王道啊!
通心粉們,針對楊榮文認為新加坡不能過度依賴華文人才一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交流~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9026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39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