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放寬了防疫政策,一起來看看對大家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室內無需口罩
從下個星期一,也就是8月29日起,放寬室內場所戴口罩的規定。
除了在提供必要服務和較脆弱群體使用的封閉和較擁擠的場所設施外,公眾都可以選擇不戴口罩。
需戴口罩的場所包括:醫院、診所、洗腎中心、日間護理中心、療養院、冠病護理設施、檢測和疫苗接種中心、救護車、接送病人的車輛等。
此外,公眾在搭乘地鐵、輕軌列車、巴士等公共運輸工具時,也需戴上口罩。在校車、私人巴士、德士、私召車等私人公共運輸工具上,則可自行選擇是否要戴口罩。
當然,食品局也規定,餐飲業負責處理食物的員工必須繼續戴口罩,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過,戴口罩能有效降低疾病傳染風險,如果大家去到擁擠的地方還有自身免疫力比較差的人群,還是要帶好口罩。
疫苗差異化
口罩雖然不強制帶了,但是現階段不會調整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
本地已取消大多數在社區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新的冠病變異毒株仍可能會出現。如果未來出現新一波疫情或危險的變異毒株,可能會重新實施安全管理措施或迅速加強措施,以確保社區的安全。
不過現階段,本地是進一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從8月28日晚上11點59分起,未接種冠病疫苗的入境者無需接受七天的居家隔離,也無需接受結束居家隔離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
未接種疫苗者入境時只需在出發前的兩天內,接受冠病檢測,並確保結果呈陰。還未完成接種的短期訪客,也仍需購買冠病旅遊保險。
與此同時,年滿13歲、還未完成疫苗接種的長期證件持有人和短期訪客,無需再申請入境許可。
同時有意到訪新加坡的旅客如果冠病檢測呈陽,應該延後出行計劃,而不應該搭乘飛機或郵輪,因為他們可能把病毒傳播給其他乘客和工作人員。他們應該在檢測呈陰之後,才恢復出行,而且是在首次檢測呈陽的至少72小時之後。
申請准證仍需疫苗證明
不過,對於像是從事建築業、海事船廠和加工業,以及住在客工宿舍的工作準證持有人,10月1日前,在更新准證時,仍需要出示疫苗接種證明。
此外,當局在批准所有長期准證和工作準證的新申請時,也會繼續把申請者是否已接種疫苗納入考量。
療養院和醫院放寬訪客人數
也是從下個月1日起,將放寬對療養院和醫院訪客人數和探訪時間的限制。
較早前,衛生部宣布,儘管本地冠病疫情趨緩,但醫院仍需照顧大量的冠病和非冠病患者,因此把醫院和療養院的訪客安全管理措施,延長到這個月31日。
隨著醫院和療養院內的情況有所改善,從下個月1日起,所有住院病患最多可有兩名訪客,探訪時間限制也從半個小時,改為醫院定下的探病時間。療養院住戶每次也可最多有兩名訪客,探訪時間從半小時延長到一個小時。
此外,訪客在醫院病房和療養院內也必須時刻戴上口罩,不得在病房吃喝,也不得使用病人專用的洗手間,訪客也應避免坐在病人的床上。
當局表示,如果醫院或療養院出現冠病感染群,院方可能暫停探訪活動,增設訪客限制或要求訪客進行冠病檢測後,才能進入探望高危病患。
七成居民感染冠病
目前,根據衛生部的估計,本地大約七成人口已經感染了冠病。
這意味著,一旦我國爆發新一波疫情,確診病例當中會有很多再次感染的個案。到目前為止,有關數據顯示,人們感染病毒的八個月後再次受感染的幾率很低,大約是5%,不過重新感染個案的占比有增加的趨勢,從他在國會中提到的2%到3%,增加到這個月的5.5%。預料,這個比率會繼續上升。
目前新加坡的政策是做好準備,也就是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確保醫療設施不會負荷過重以及擴大疫苗接種的覆蓋率,以防出現新一波的病毒傳染。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