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出國留學又熱了起來。
為了提高入學率,海外不少大學提供更多獎學金,協助國際學生應對通貨膨脹,減輕出國留學的經濟負擔。
有教育學家認為,隨著全球各地放寬冠病防疫限制,有意到海外留學的國人將逐步增加。
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70所大學,在濱海灣金沙展廳宣傳校內課程,吸引了不少有意到海外留學的年輕人。不過隨著物價飛漲,有家長表示出國留學的費用也在增加,澳洲一些大學的海外醫學院學生,每年費用就高達6萬新元。
通貨膨脹當然會推高留學的整體成本,以及海外的生活費用。
參與展會的人數已回升到疫情前的水平,最受歡迎的課程除了醫學和法律,也包括數據分析和電腦科學。
本地的大學入學名額競爭激烈,因此有許多學生無法在新加坡獲得入學機會,到海外留學的本地學生有增加的趨勢。
參展的住宿業者表示,衛生安全意識在疫情下提高,更多留學生選擇單人住房。海外租金正節節攀升,進一步加重了學生與家庭的經濟負擔。
歐元匯率20年來首次跌破1美元,歐元疲弱預計會吸引更多新加坡人考慮到歐盟地區旅遊或留學。
邊界開放後,本地學生重拾到海外留學的信心,匯率有利肯定會進一步提高這方面的興趣,例如本月有關英國留學的諮詢就增加了超過20%。
「「學費通常是留學生最大的支出之一,較低的匯率可為他們省下不少錢,並降低生活費。」」
但也有留學諮詢機構認為,留學須長期規劃與投資,因此短期的匯率波動影響不大。
2020年歐元和英鎊匯率升值時,學生對於到英國和歐盟國家留學的興趣並未減少,如今相關詢問和報名人數同樣沒有顯著變化。「除非歐元和英鎊持續下跌,否則到英國和歐盟留學的人預料不會明顯增加。」
儘管學費年年增加,高等教育市場仍迅速發展,有意將孩子送出國的家長一般會事先做好準備,因此價格對他們的影響不會太大。根據超過3萬個學生和家庭的調查,家長關心的主要是學生的生活品質,例如安全和基礎設施,以及當地冠病疫情的政策和條規。
其實不光是出國留學熱門,到新加坡本地留學的學生也不少。
在最新公布的「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中,倫敦連續四年登上榜首。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和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指數上表現出色,晉級四個名次,在140個城市中排第13名。
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發布的「2023年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採用六項評估指標:城市吸引力、城市的大學排名、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求學費用負擔,以及留學生觀感,來評估全球城市是否適合留學生求學與生活。
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和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這兩項指標的表現不俗。城市吸引力以學生對城市安全和宜居等意見為指標,新加坡在城市吸引力指標方面再次排名第五。此外,新加坡在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指標上表現非常出色,上升了13個名次,排名第16名。
「新加坡能為在讀生和畢業生提供獨特的機會,並且是一個非凡的高等教育樞紐和充滿活力的城市。」
以整體排名來說,倫敦再次蟬聯榜首;慕尼黑與首爾共同拿下第二名。蘇黎世和墨爾本也進入排行榜前五名。在2022年排行榜中與首爾並列第三的東京,這次滑落到第七名。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在這次排名中都各有兩個城市排名前10最佳留學城市。
近九成城市求學費用增加,在求學費用負擔指標中,有近九成城市的求學費用負擔有所增加,令人擔憂。
求學費用負擔指標參考了一系列生活成本指標,包括平均學費、iPad指數(iPad Index)和巨無霸漢堡指數(Big Mac Index)。其中,新加坡在這項指標的名次下跌10名,排名第95名。綜合排行榜首的倫敦在求學費用負擔指標上,也更是下跌32名,排名第127名。排名越低意味著學生在那裡的求學費用負擔更高。
不光是大學,低齡兒童到新加坡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接受雙語教育。掌握雙語就意味著能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要是考慮要去國外生活,語言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到新加坡的留學生不僅能接受雙語教育,還能接觸多元的文化。學校也會教導孩子使用高階思維解決問題,訓練他們全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家長該如何為孩子規劃留學?
首先是學費,這取決於家長所選擇的學校,如果他們選擇的是私立學校,費用可能會比較昂貴。除了學費還有住宿費、伙食費、交通費以及與其他學生交流的費用。如果家長能把這些費用歸納起來,好好計劃,他們就能更加放心把孩子送出國。
若孩子隻身一人前去留學,在孩子離家之前需要先訓練孩子的生活技能和獨立生活能力。
不僅是學生需要做足準備,家長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控制思念孩子的情感,孩子不在身邊時不要過多擔憂,否則將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以實際角度出發,不同階段的孩子來新加坡留學也要做不同的準備。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