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猛公路(Temenggong Road)以「天猛公」命名,1824年花葩山附近有座拉瑪王宮,而從山腳下要走上花葩山的那條路,即是天猛公路。
1819年,萊佛士登錄新加坡時,真正與英國人交易,同意讓英國人在新加坡設立哨站的是天猛公。
英國人來了之後,從1903年至1928年之間,在新加坡的亞歷山大路、羅徹斯特等地,都建了黑白洋房,給殖民地軍官和旅居於新加坡的英國人居住。而天猛公路的山頂,也有好幾座殖民地時期遺留的黑白洋房。
黃偉中發言時追溯了天猛公路的歷史,從這裡談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從古至今,月亮帶來遐想,也引發人們的雄心壯志,珍一藤木話鋒一轉,卻是鼓勵大家在中秋佳節放慢速度,坐在暗處觀月靜思。因為科學研究顯示,這樣的時刻,人們的呼吸與月光有關,呼氣的時間長於吸氣,對身體有益。
珍一藤木少在媒體中高調出現,不過她除了會陪伴尚達曼參加社區活動之外,多年來一直是文化藝術計劃背後的推手,曾經擔任過新加坡美術館董事會主席,也擔任過國家文物局等機構的董事。
珍一藤木目前是拉薩爾藝術學院的董事,也成立非盈利機構Tasek Jurong(裕廊湖)擔任主席,協助弱勢孩童建立自信、幫助前囚犯重新適應新的生活。她在日本出生,年幼時父母從日本移居到新加坡,後來在倫敦經濟學院念法律。
珍一藤木擔任「中秋雅聚」主賓,不直接談國際政治,而是以日本俳聖松尾芭蕉的俳句作結——她說這也是尚達曼最喜歡的俳句:
「霧來
給人們一次機會
稍停止觀月」
細細咀嚼,就知道她和尚達曼屬於另一種境界。眼中無月,心中有月。
她說,這樣的時候,人民更適宜靜思冥想,在人類與大自然的共同旅程中,我們要問自己的是:
什麼才是重要的?
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我們自己有什麼奔月的夢想?
我們希望月亮代表的是什麼?
不是問月,而是自問自省。在這樣的氛圍中,她為天猛公的中秋雅聚敲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