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其他国际大都市,新加坡的保洁员人数看起来多得有点儿过剩。单是在国家环境局注册的就有5.6万名,这还不包括数以千计的独立合约承包商的雇员。
因为清洁工人数量太多,部分新加坡人开始感觉,保持清洁不是自己的分内事,应该给钱让别人做。如今,不少人在美食广场吃完饭把托盘留在桌子上,转身就走。在小区里也一样,由于每天会有两次保洁门口走廊的服务,如果发现门外的草坪被弄脏,居民第一时间不是想到问问邻居怎么回事,而且直接投诉大楼保洁员。
东岸公园每天凌晨4点就会有清洁人员开着电车,捡走前一晚人们吃剩的食物、纸袋、酒瓶。公园方还为保洁员建立了应急群聊,只要收到垃圾投诉就要求随叫随到。
这只是有酬劳动的人,大大小小的环保组织还拉动义工和社区的俱乐部,休息天在住宅区翻找垃圾。保洁员加上热心市民的努力,让许多新加坡人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好习惯。
新加坡的干净,并不是出于人们自觉的洁癖,甚至高额罚款也阻止不了他们乱抛垃圾。根据环境局的数字,新加坡一年累计有约3万张乱扔垃圾的罚单,每天都能抓到88个存有侥幸心理的“垃圾虫”。于是,环保局又考虑着重新推出——“没有保洁员的一天”大扫除活动,希望居民重新拿起打扫工具,体会一下从前全靠自己动手的日子。
了解这些后,我那为了见识新加坡一尘不染的妈妈显得有些失落,她说:“看来想要把自觉保持整洁干净刻入城市的性格,必须从心开始洁癖。”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