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2022-09-23     缘分     16073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3年前,生活于新加坡的三兄妹

为了纪念意外离世的母亲,

委托建筑师郭锡恩(Lyndon Neri)与胡如珊(Rossana Hu),

重建了1200㎡的老宅“怀想之家”。

房子低垂的坡屋顶象征庇护,

寄托了三兄妹的童年记忆。

如今,他们又能搬回儿时的家,

回归一种集体式的亲密。

入住后,三兄妹写了一封感谢邮件:

你们的设计,

让我们获得安慰、治愈。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怀想之家

郭锡恩与胡如珊是一对学霸夫妻,

分别毕业于哈佛的建筑学

与普林斯顿的建筑及城市规划专业,

两人带着3个孩子,定居上海近20年,

自2004年创立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 & Hu),

落成了水舍南外滩精品酒店、阿那亚艺术中心等项目。

他们的作品常常烙印着

新与旧、精致与原始、公共与私密的平衡,

一种并不一目了然的“奢华”趋势。

当中国以及亚洲的豪宅设计,

进入一个新的潮流时代,

今年7月,一条专访如恩时,

也请教了一个问题:

除了消费昂贵的物品,怎样让家更有质感?

怀想之家

编辑:徐莹

责编:庄娅琼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新加坡三兄妹的母亲,在一场意外中过世,大家纷纷陷入伤痛之中,决定拆掉一起度过了童年时光的老宅,在原址上重建独栋房屋,纪念母亲。

于是,一家人花了大约三周时间,接触不同背景的建筑师,新加坡的、马来西亚的、日本的……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郭锡恩(Lyndon Neri)与胡如珊(Rossana Hu)

郭锡恩也从上海飞到新加坡,接受了两轮“面试”,这是他过去做私人住宅时,从未有过的经历。三兄妹的大部分核心家庭成员都要见他、同他交谈,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愿意设计、重盖这个房子?怎么看待“回忆”?明白“失去”意味着什么吗?景观和建筑必须相互交融,对此你同意吗?

“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很多时间,甚至是过多的时间。”郭锡恩说,“但这好像是一个尝试着帮助受伤的家庭的过程。尤其是,我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我的外公和叔叔都是因意外过世的。第一次见到三兄妹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已经离开一年了,可我仍然能从遭遇了同一场意外的儿子身上,看到伤疤。”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在卧室的阳台远眺

郭锡恩告诉三兄妹的叔叔,最要紧的,也许不是重建什么风格的房子、谁能将房子设计得最漂亮,而是打造一个可以延续家庭记忆的地方,让三个孩子和所有健在的亲人都好受些,逐渐回归平常生活,静待伤痛淡去。

最后,全家人决定,委托郭锡恩和胡如珊的“如恩设计研究室”来重建老宅。3年后,2022年,新宅院落成,被称作“怀想之家(the house of remembrance)”。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多数人住在高楼公寓里。“独栋平房(bungalow)”不仅相对稀少,还往往带着历史印记。“怀想之家”的前身,正是一座杂糅著英国殖民时期风格、传统马来元素的独栋平房。

重建后,几乎没有延用一片旧砖旧瓦,也不再有红瓦屋顶或维多利亚式的装饰细节,但仍然具有当地独栋平房的特色,并留住了至少三重记忆。

第一重,是遮风避雨的深屋檐,象征着儿时妈妈的庇护。

母亲意外离世后,新加坡三兄妹重建1200㎡老宅,只想“搬回儿时的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