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改造的“吴宅”
在公寓里,将私人居室“居中”
2011年,他们改造了一间位于新加坡市中心高层住宅楼的房子“吴宅”。屋主希望“这个三居室住宅能挑战公寓的传统概念”。于是他们让三间卧室成为核心空间,不靠墙,将公共区域放在靠墙的外围。
美术馆风格的家,颠覆N室N厅传统格局、创造更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开阔之家,这样的讨论直到近几年才频繁出现在大众媒体中。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平屋顶以及加盖的金属结构,呼应当地的巷道生活
“福州茶馆”,将茶馆内的古代木结构包裹于新建筑结构之内
采用的主要材料为夯砼,呼应当地传统土楼民居
如恩的办公室“ NO.31”
保留原建筑所有的混凝土梁柱结构
“怀想之家”是完全重建的宅院,三兄妹的大家庭在提出宅院的构想时,强调的是共同居住、纪念、童年回忆、寄托,而不是具体的材料、格局、风格趋势。
怀想之家
郭锡恩和胡如珊的设计团队也细致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双方对这个家的共识是:休憩的、宁静的、安心的……所以,聚焦旧日集体记忆的家,成为新生活的庇护之地。
如果说“怀想之家”体现了某种大宅院的设计趋势,那可能恰好是最恒定的部分:设计永远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变而改变,“家是回忆和期冀的仓库”。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