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炸了」,震驚全球!幕後黑手直指美國!超級工程不再安全,新加坡正在建設這些

2022-10-02

這周,原本還算平靜的地球,突然被拋下一顆驚雷:

位於歐洲的北溪天然氣管道

突然被「炸」出現管道泄露

大機率是遭到人為破壞

原本好好的北溪2管道,圖源:華爾街日報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美國、歐洲、中國、東南亞等國媒體紛紛跟進報道。

整個地球,幾乎都被這個消息驚呆了。

雖然大部分國家,都不會受到這件事帶來的直接衝擊。但對於國際局勢而言,北溪管道被炸,依舊讓人側目無法置之不理。

事故背後的「黑手」到底是誰,坊間在這幾天眾說紛紜。而現在,「罪犯」似乎已經隱隱有浮出水面的跡象......

「北溪」兩條管道被炸

美國、俄羅斯操刀此事?

據多家媒體報道,這次出現管道泄露的,是「北溪-1」和「北溪-2」兩條管道。出現泄露的地點,是在丹麥和瑞典一帶的波羅的海海域中。

圖片來自網絡

這些天然氣管道都被埋藏在深水中,在同一天兩條管道都出現泄露相當反常。

因此,「北溪-1」項目運營方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在發生泄露的第二天發布的聲明里說,「北溪-1」和「北溪-2」海底輸氣管道的三條管線一天內同時發生損壞的情況「前所未有」

據傳是發生泄露的地點,圖片來自網絡

泄露發生時,管理人員監測到了管道內氣壓急劇下跌的反常現象,事後經過緊急調查才發管道出現了斷裂現象。

雖然當時這兩條天然氣管道都不處於運行狀態,但管道內儲存的天然氣還是源源不斷地泄露到外面。

因此,在得知泄露發生後的短短時間,丹麥就官方宣布提高警戒,並將始發地相關5海里內的航運活動全部禁止。

圖源:路透社

不過,截止到現在,似乎各方都無法對管道泄露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釋。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在接受採訪時只是表示,不排除這起事故是人為破壞,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歐盟外交政策主管何塞普·博雷利(Josep Borrell)也在昨天表示,目前所有跡象表明,兩條北溪天然氣管道在波羅的海的泄漏「是故意行為的結果」

圖源:路透社

然而,歐洲各國似乎這次並不打算對此善罷甘休,不少國家和機構紛紛發聲,表示譴責之餘說將要「調查到底」。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說,泄漏是「恐怖攻擊」的結果,是對歐盟的「侵略行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說,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壞造成的。她警告,如果歐洲關鍵能源基礎設施遭到攻擊,歐盟必將採取「最強力的還擊」。

圖源:新華社

國際社交媒體上有人推測,事故可能是俄羅斯派出了潛水員或無人潛水器在管道上扎了孔導致的。

不過,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反駁了這種說法,稱這是「相當愚蠢的推測」,並表示俄羅斯方面有權參與事故調查。

圖源:Energynews

也有一些人立刻將矛頭指向美國,認為它是這起事故的幕後黑手。

這些人的穿側最大的根據,是來自於前波蘭外長拉德卡斯科羅斯基在管道泄露後,在推特上意味深長地說的那句「謝謝你,美國。」

要知道,波蘭對「北溪2」項目的憎恨由來已久。畢竟,在當年「北溪-2」管道即將完工時,波蘭就曾經派出過軍艦和其他船隻阻撓。

因此,這名前外長的話看起來並不是諷刺,而是出自真心。

圖源:新浪軍事

更能「坐實」美國在事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據傳在事故發生時附近30公里的海域上,正好有美軍艦隊經過。

另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幾周前曾警告德國政府,波羅的海的天然氣管道可能會受到攻擊。

很多人也聯想到,就在今年2月,美國總統拜登曾在一場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將被「終結」(End)

因此,國際間不少人都認為,造成這次天然氣泄露的爆炸是由美國操刀,波蘭從中「輔佐」。

從F16戰機上俯瞰天然氣泄露的現場,圖源:丹麥軍方

不過,因為證據暫時缺失的原因,全球現在也只是將懷疑目光放在了美國身上,並沒有下定論。

當然,美國方面也沒有承認這項指控,白宮新聞秘書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當時拜登說的並不是「終結」,而是「不會允許」管道開始運行

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沒有對美國是否參與此事解釋太多,只是說管道天然氣泄露,可能會對歐洲能源韌性造成巨大影響,認為「這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似乎隱隱將美國摘得很乾凈。

圖源:搜狐

事故發生至今已有幾天,牽涉其中的各方都發表了看法,沒有一個國家擔責,各個國家都在撇清,真相似乎仍然處於一片迷霧中。

只不過,「北溪」管道爆裂,可能會讓全世界,都陷入一片陰霾,各國人民都將為此受累。

「北溪」管道炸了之後

歐洲遭重創,無法過冬?

「北溪」管道天然氣泄露事故發生後,最大的受害者,當然就是德國這些西歐國家了。

要知道,德國能源供應原本就高度依賴來自俄羅斯的進口天然氣,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北溪」管道運輸的。

圖源:紐約時報

早在2017年,德國就從俄羅斯進口了53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就占據德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40%。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北溪」管道運輸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因此,在俄烏衝突加劇期間,德國也曾拿著「北溪」威脅俄羅斯,但最終迫於現實,制裁併未完全落到實處,反而是德國方面多次要求俄羅斯,恢復天然氣供應。

雖說德國曾經承諾將在2040年「全面棄天然氣」,但目前情況卻是,德國完全離不開它。

圖源:第一財經

除了歐洲之外,義大利也是一個對「北溪天然氣」高度依賴國家。一旦沒有了通過「北溪」管道的天然氣供應,市場預計義大利將會出現15%的天然氣缺口!

在過去十多年中,單單是北溪1號管道,在正常情況下向德國和西歐國家每年提供約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2021年輸氣量更是高達592億立方米!

荷蘭、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和捷克共和國等中西南歐國家都從北溪1號獲得部分俄羅斯天然氣。

因此,「北溪天然氣管道」,是國際能源格局中重要的一環,深刻影響著歐洲乃至國際能源領域動態。

圖源:彭博社

可以說,「北溪天然氣管道」就是很多歐洲國家的「命脈」。一旦管道出了問題,他們將不得不轉向其他供應商,例如美國。

比如,在今年俄烏危機發生後,一些國家就開始宣布重啟煤電,同時大量從美國購買液化天然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這次管道泄露後,第一時間將目光放在美國身上的原因之一。

圖源:CNBC

現在,歐洲各國紛紛都要準備過冬,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北溪天然氣管道」出事了。

對於生活在歐洲的不少居民來說,這個冬天的取暖來源減少了,必將相當難熬,回歸到燃木取火的時代,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畢竟,德國人已經「早人一步」,成為了先行者。

來源:CUP

而「北溪天然氣管道」泄露,或許是一次,讓全世界都必須提高警惕的事故。

事實上,北溪天然氣管道泄露,也對世界各國敲響了一個警鐘。未來,極有可能會造成全世界各國安全感的缺失。

對於原本就複雜詭譎的國際局勢來說,沒有什麼比失去安全感更糟糕了。

「超級工程」或已不再安全

新加坡未來也必須警惕?

目前,很多國家和機構已經將這次的事故視作一次蓄意行為。

而這個行為,或許會讓全世界國家,都陷入缺乏安全感的狀態。

作為歐洲各國的「命脈」,北溪管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國對它的照顧已經很完善。但就在各國眼皮底下,卻依然發生了如此惡劣的事故......

圖源:Anadolu Agency

要知道,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僅僅只有一個「北溪管道」這樣的超級工程。

但是,在此之前,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這類工程,被人為破壞的事例。

而這次的事故,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從此之後,這類人類文明的巔峰之作,將完全不存在安全感了!

深中通道,圖源:騰訊

大至跨大陸通道、運河、海底隧道和輸電網絡,中至核電站、水利設施,小至高層居民樓建築、人類密集聚集地,將赤裸裸地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北溪天然氣泄露」事故似乎在隱隱告訴世人:只要為了群體或是國家利益,人類就可以毫無顧忌地摧毀它們。

而很多時候,我們也只能被動地等待,幾乎無法作出任何回應。

圖源:中華網

特別是,對於新加坡這種小國來說,就更不存在空間了。

被兩個穆斯林國家夾在中間,以華人為主題族群的新加坡,以後還能應對好地緣政治帶來的衝擊嗎?

不久前,新加坡政府總理李顯龍興致勃勃地宣布「超級工程」——大士港的開幕。

預計到了2040年,整個項目將完全落成,總面積為1337公頃,約有330個足球場那麼大!

待項目落成後,大士港口每年都將可以處理6500萬個標準貨櫃。這裡還有66個船舶泊位,即使再大的貨櫃貨船,在這裡停靠也絲毫沒有任何問題。

可是,只要與全球其他國家發生一次爭端,這裡就有可能被破壞。新加坡花費200億新幣的心血,就將毀於一旦。

圖源:PSA Singapore

就在這個月,新加坡政府官宣,樟宜T5航站樓已經經過重新翻新設計,爭取成為全世界航空業的領先者!

在政府的構想中,樟宜T5將成為城市的社會延伸,而不是單一的旅客運送設施。

作為一個設計重點為綠色、可持續航站樓,建成後這裡每年將接待多達5000萬名乘客。可以說,這會是新加坡向未來介紹自己的新名片。

然而,我們無法保證,一旦新加坡面臨國際爭端,這裡以後會不會遭受毒手。

樟宜T5效果圖,圖源:CNA

另外,像是新加坡第一條海底高速公路——濱海高速公路MCE、金沙聖淘沙、地鐵東西線和南北線位於地上的車站,也很容易成為「活靶子」。

事實上,縱觀新加坡的歷史,類似事件也不是完全沒有發生過。

為了反對馬來西亞(新加坡當時併入了馬來西亞)的成立,印尼在1963年至1966年間主導展開名為「馬印對抗」的政治與武裝行動。

在這期間,印尼幾次派人滲透新加坡國並展開攻擊,1965年3月10日發生的麥唐納大廈的爆炸事件,則是最嚴重的一次。

圖源: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兩名印尼破壞分子,闖入位於烏節路上,距離新加坡總統府不遠的當時新加坡地標建築、前滙豐銀行新加坡總部的麥唐納大廈,在建築夾層放置一枚炸彈。

強大的爆炸力把地板炸穿了一個洞、把方圓100米建築物的所有窗口都震碎!最終,這次事件造成3人死亡,33人受傷......

圖源:早報

當然,得益於新加坡的嚴格控制和警惕性,建國後的新加坡遭受過的襲擊並不算太多。

只是,偶爾在新聞媒體上,都能看到激進分子計劃襲擊新加坡國慶慶典、轟炸地鐵站等新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到了現在,新加坡面臨的威脅也並不少。今年5月16日,一名被拒入境新加坡的印度尼西亞傳教士阿卜杜勒·索馬德(Abdul Somad)支持者,就曾在國防部長黃永宏面簿留言,恫言向新加坡發動「類似911」的恐怖襲擊,所幸事態並沒有惡化。

而新加坡另一鄰國馬來西亞,看起來也不是很「安穩」。今年6月19日,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在一項名為「我是馬來人:生存之戰」的活動推介禮中,表示:新加坡曾經是屬於柔佛的,柔佛應該把新加坡要回來,回歸柔佛和馬來西亞。

圖源:路透社

以前,大家或許都只會將馬哈迪的話當做是「口嗨」一笑置之。可現在呢?

在「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露後,全球其他國家和個人會不會更加蠢蠢欲動,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是,人類文明的一張表皮現在已被撕下,卻是不爭的事實。

新加坡當然無法獨善其身,也無法完全抽身事外。畢竟,新加坡也曾受到過傷害。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
  •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 速看!新加坡8個主流招聘平台,輕鬆找工作不用愁
  • 下個月前往麥加朝聖的國人 須出示三種疫苗接種證明
  • 南洋理工大學男學生在女廁外徘徊欲偷拍,當場被擒
  • 3900件電子煙"隱身"保鮮膜入關,新加坡移民局成功截獲
  • Lady Gaga獅城開唱,本地聯名好物來襲
  • 新加坡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個人均GDP達到10萬美元以上國家
  • 新元兌美元持續走強,平價時代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