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噪音扰民?居住在组屋如何抗噪音,一篇搞懂

2022-10-04     缘分     29500

组屋变夜店?

都市噪音是很多生活在城市里人的痛,新加坡虽然噪音没有那么严重,但还是很多居民的困扰。

后港实龙岗路上段第365A座组屋,这里有酒客群聚,将组屋楼下当夜店,连续一周从早到晚播放强劲音乐,住在这里的居民受不了,有时一天报警高达三次。

新加坡噪音扰民?居住在组屋如何抗噪音,一篇搞懂

“我住在低楼层,有时从早上7点多起来,就听到很吵闹的音乐。他们断断续续播放派对音乐,感觉将组屋当作夜店一样。”

有居民表示,虽然房内听不见声响,酒客也在晚上11时前就“散会”,没有妨碍居民入睡,但一整天的强劲音乐,依然严重影响居民作息。

“我不时在客厅听见吵闹的音乐,一整天下来,心情肯定烦躁,小孩无法在客厅睡午觉,会被突然吓醒。”

尤其现在还有一些人居家工作,吵闹的音乐根本没有办法让人聚精会神的工作。

居民们曾在一天内报警三次,然而酒客会在警员离开后再次返回。

除了音乐扰民,居民也担心小孩安全受威胁,孩子还小,大人一般会亲自接送上下学,但若他们喝醉后在楼下大打出手,经过的民众可能遭殃。

如何处理噪音扰民?

有相关部门正在进行一项调查,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有必要为噪音制定以科学单位“分贝”为标准的量化阈值,为纠纷的调解提供客观标准,应该对困扰人们的噪音采取强有力的执法行动,以及设立专责机构对噪音展开调查。

参加讨论会者也认为,长时间刻意制造、未曾尝试减少对左邻右舍干扰,或者发生在夜深人静或大清早时分的,都属于困扰人们的噪音。他们也提出,目前晚间10时30分至隔天上午7时属于“宁静时间”,但这个时间段应该延长。

至于发生在宁静时间以外、持续不超过30分钟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噪音频繁发生,居民就应该与邻居沟通,了解噪音出现的原因。

新加坡噪音扰民?居住在组屋如何抗噪音,一篇搞懂

今年4月成立的邻里噪音社区咨询小组,过去五个月通过聚焦讨论会和线上调查,征集公众对于噪音问题的看法,以探讨和制定一系列与邻里噪音相关的社区规范。参与11场聚焦讨论的有大约500人,而通过线上调查发表意见的有近3900人。

相关的咨询活动已经结束,小组将在11月提呈建议给政府。

如何界定噪音

每个人对噪音的容忍程度不同,小组认为重要的是就什么是“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噪音,以及就本地社区规范达成共识,以更好地应对社区噪音问题。

根据小组发布的调查结果,居民认为,长时间刻意制造、未曾尝试减少对左邻右舍干扰,或者发生在夜深人静或大清早时分的都属于“不可接受”噪音。

“社区宁静时间”时间段应延长

目前晚间10时30分至隔天上午7时属于“社区宁静时间”,这个时间段应该延长。

至于发生在宁静时间以外、持续不超过30分钟的噪音,多数人认为可以接受。

邻里如何抗噪?

在人口稠密的组屋区,邻里噪音是居民的噩梦。建屋发展局接到的邻里噪音投诉,从2019年的每月平均400起,激增至2021年的每月3200起。

疫情期间更多人待在家里,听到未曾听过的声音,心情抑郁时都成了难忍的噪音。

新加坡最普遍的噪音投诉包括:装修、拖拽家具或物品掉落、摔门窗、孩童玩耍或婴儿哭闹、以及电视和卡拉OK的声响。

“对于噪音是否过量,新加坡人往往以自己能否忍受来决定,而不是按噪音达到什么分贝的科学角度来衡量。

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给公众播放三种最常在家听到的噪音(装修、拖家具、和音乐声),发现大家最不能忍受的还是长时间的装修噪音。

新加坡噪音扰民?居住在组屋如何抗噪音,一篇搞懂

所幸长期接触邻里噪音通常不会造成听力问题。多数邻里噪音低于85分贝的危险音量,不会给耳朵内的毛细胞带来过多负担。

研究证明噪音污染会影响情绪和睡眠,缩短工作时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有研究发现邻里噪音可引发心血管疾病,这类研究的设计相当复杂,结论还需谨慎看待。

有专家主张在环境中添加好听的声音,覆蓋难以接受的噪音。方法是用想像力进入“声音泡沫”,难忍的噪音就不会这么明显。

新加坡噪音扰民?居住在组屋如何抗噪音,一篇搞懂

小鸟、雨水、海浪等发出的舒适声音可在YouTube和各类手机应用上找到,如白噪音应用White Noise Lite。公众也可购买专为音乐治疗打造的播音机,内存特别录制的舒适声音;或能播放音乐的“声音枕头”,在噪音环境下有助于入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