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楼市降温前的暗潮涌动

2022-10-11     缘分     14393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本月在国会发言时也说,共享居住空间受到更多年轻新加坡人的欢迎,政府会继续收集民意,探讨如何提供更多住屋类型,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 看好本地共居市场 业者持续扩大规模

随着需求越来越强劲,共享生活领域近来有不少新动向。例如Coliwoo于8月在芽笼路开设了第八个物业。5月,雅诗阁开设了位于花拉公园的lyf Farrer Park,这是lyf品牌在新加坡的第三个物业。同月,Dash Living在本地开设了它的首批两个独立物业。

此外,这个领域也出现一些合并交易。今年4月,The Assembly Place收购了韩国共享生活空间品牌The Commontown在新加坡约120个客房。同月,Hmlet宣布与欧洲共享生活Habyt合并,打造为全球拥有8000个客房的共居业者。

观点: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楼市降温前的暗潮涌动

Hmlet为本地共享居住领域的先行者,今年4月更宣布与欧洲共享生活Habyt合并,

进一步拓展公司规模。(Hmlet提供)

Hmlet可说是本地共享居住领域的先行者,这家2016年创立的公司,在疫情时曾面对财务状况,裁退了两成人手,但现在公司疫后再迎春天。去年第四季度的查询和预订量环比增长35%,业务明显改善。

Hmlet总裁马卡拉奇维利(Giselle Makarachvili)受访时说:“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消费行为,Hmlet是这些变化的受益者之一。像疫情推动的居家办公措施,让一些难以居家办公的本地人,毅然决定搬出去住。”

她透露,公司目前租户有四成是本地人,租用率和租金增长表现良好。她也说:“千禧一代租房者如今进入市场,对专人管理住宅需求持续提高。反之,传统租赁方式将逐渐成为过去式。”

创立于香港的Dash Living,约两年前进军本地,收购了共享房屋企业Easycity,扩张亚太区业务版图。

Dash Living新加坡总经理陈凯说,这两年公司急速增长,从两年前在本地有约200个单位,如今已增加三倍至超过800个单位。

观点: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楼市降温前的暗潮涌动

创立于香港的Dash Living,约两年前进军新加坡,如今在本地拥有超过800个客房。

(Dash Living提供)

她说,防疫措施逐步放宽后,租户能积极参与共享居住空间的活动,共同打造更具活力的社区。“当然,边境重开意味着旅游业回弹,因此我们对这个行业的前景感到乐观,我们能乘势而上抓紧更多增长机遇。”

成立于2019年的The Assembly Place,这几年增长也十分惊人,从创立初期的六个客房,公司如今已有850个客房,并计划下月将客房总数增至1000个,在明年突破2500个客房的大关。

公司最近也进军酒店业,设立了共享居住酒店[email protected] Mayo,并计划今年底开设更多这类型酒店。

The Assembly Place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林英劼说:“我对共享居住空间领域发展充满信心,只要它能填补传统租赁市场的缺口,这个领域就会继续增长。”

不过他指出,如果共享居住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或许会出现一些整合,实力较弱者可能被强大业者并吞。

世邦魏理仕(CBRE)东南亚研究主管宋明蔚说,新加坡继续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全球顶尖外国人才到本地居留,相信这将有利于共享生活领域。

| 须提供更独特居住体验 才可与传统租赁市场竞争

不过她提醒有意投资者说,必须仔细考虑设立的地点,如靠近地铁、餐饮/购物、工作场地和休闲娱乐场所等,因为这些将是吸引租户、业务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此外,经营者也须提供具吸引力的设施和定期活动,为租户的互动和交流创造机会。

她说:“共享生活空间必须提供更负担得起的住房产品和独特居住体验,才可能与传统租赁市场竞争。”

楼市降温前的暗潮涌动?

观点:共居年代市场一房难求?楼市降温前的暗潮涌动

楼市大好不是坏事,但房价上涨一旦偏离基本面,出现炒房或投机活动,甚至带动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买家跟风进场,必然会引起当局的“关注”。(王彦燕摄)

各地央行掀起新一波加息潮,预料接下来本地房贷利率也会再调高,人们对私宅的需求是否依然强劲?若房价继续上扬,谁还能确保不踩到房市底线?

准备移民到我国的香港朋友最近向我抱怨,香港二手楼价跌跌不休,新加坡房价则节节上升。现在想把香港的房子卖掉,把资金转到本地置业,却因“低卖高买”的心理作祟,始终下不了手。

香港房价向来比我国高出许多,即便如今两地房价走势两极化,把香港小房子卖了,也还能在本地买较大的房子。这名香港朋友也明白这一点,但不想在低价时变卖房子是人之常情。他更担心的是,香港楼价会继续跌,本地楼价会持续涨。如果现在不出手,到头来会不会两头不着岸?

香港楼市经历10多年的大牛市后,近来楼价出现下跌。根据香港中原城市领先指数,7月份楼价月比下跌1.6%,年比更跌了7.3%,回落至两年半前的水平。分析师预测,今年接下来几个月,当地楼价可能会再跌10%。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