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2022-11-01     缘分     46101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2011年3月,这句小品里的台词,竟然真的在一位医美老板身上发生了。

老板名叫张庆祥,身家上亿,一纸诊断报告,让他的人生从巅峰跌到了谷底:肺癌晚期,生命不超过六个月。

随之发生巨变的,还有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躺在病床上的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追逐财富重要,还是平安健康更重要?

可人生就是一条单行线,很多时候当我们幡然醒悟时,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1972年,张庆祥出身于新加坡一个贫穷家庭,从小受尽了周围人的白眼。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实现阶层跨越。

为了这个目标,张庆祥从小就很努力,无论是在学习、体育、还是社交上,他都拚命向前奔跑,在竞争中学会了长大。

在新加坡,医生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并且收入颇丰,所以高中毕业,张庆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张庆祥被分到一家公立医院当牙科实习生,只要经过几年的打磨,他就能成为独当一面的主治医生,年收入也会达到5、6万新元,相当于20多万人民币。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而且这收入还会随着资历和经验的增长,呈指数级别增涨。

只是医生的晋升需要很长时间,张庆祥觉得这条路走得太慢了。

眼见身边的很多同事一个个离开公立医院,去了私立医院,待遇翻几倍,张庆祥坐不住了,对待牙医的工作也越来越不耐烦。

在牙科的时候,很多病人都会抱怨,要花30新元的挂号费去看医生,实在是太贵了。

可是,同样这些人,却在医院隔壁的美容院花起钱来眼也不眨一下,刷刷刷,1万新元抽个脂肪;刷刷刷,1万5新元隆个胸,为了美,大方得不行。

张庆祥看到了美容医疗行业蕴含的巨大商机。

心里暗许,“我要转行,我要很快地赚到大钱。”

张庆祥立即办理了辞职手续。

新加坡对于医美行业的管控比较严,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得医美行医资格,但这对聪明的张庆祥来说小菜一碟。

他很快通过了考试,成立了自己的医美中心,他专业医生的背景,让他在这行如鱼得水。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对于吸脂、隆胸、割双眼皮这些手术,张庆祥是信手拈来,顾客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只要你给钱,你想变成啥样都成。

就这样,张庆祥完成了牙科医生到医美医生的转变,如愿地迅速成了有钱人。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新加坡气候潮热、紫外线强,许多人都有皮肤病,比如雀斑、皱纹等,所以那里的医美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那些有钱人为了追求美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只要效果好,费用不是问题。

张庆祥的敬业和专业,令他在新加坡医美圈迅速脱颖而出。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哪怕等上一周,半月、三个月,甚至半年她们都愿意。

要说这些顾客,都是张庆祥的财神啊,就是他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阶梯,是一叠叠令他走向成功的钞票。

可是张庆祥却对她们排队整容的行为充满了嘲讽:

“一群自负的女人,在追求美好的生活。”

随着钱赚得越来越多,张庆祥做手术也越来越有干劲,他呆在手术室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人也越来越忙。

2011年,新加坡医生身价过亿患癌,40岁去世,生前反思,令人深省

随着业务的拓展,他的医美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不得不另外聘了医生,而他本人,又一次完成了医美医生到医美老板的转变。

这让张庆祥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他觉得新加坡的市场已无法匹配他的野心。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印尼,在那里,医美行业还是一片蓝海。

张庆祥在印尼的医美分院成立,最开心的是印尼的那些有需求的客户,她们再也不用专程跑去新加坡了,而且有需要随时可以预约。

有钱人的圈子其实也不大,那些在这里做过手术的人,就成了张庆祥的活广告。很快,张庆祥的医美分院也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客源,赚得风生水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