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據早前報道,不穩定的天氣導致深海拖網漁船的出海次數從原本的每周一次減少到兩周一次或一個月一次,而這可能會影響農曆新年期間的海鮮供應。
本地海產批發商和零售商告訴TODAY,本地的供應已經開始減少,更高的批發價也開始推高零售價。
Ariki Seafood董事Kelvin Lim說,來自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海鮮供應過去兩個月已經減少,紅斑和鯧魚的影響最為顯著,供應銳減50%。
Kelvin Lim表示,供應商的價格上漲了20%,而他的售價也因此提高10至15%。
但他表示,他的生意整體而言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他進口的海鮮只有大約20%是從大海捕獲的,其餘80%都是養殖的。
Hup Peng Trading董事Kenny Chua也留意到,海產供應往年會在11月份季候風來臨時開始受影響,但今年卻從上個月就開始減少。
他指出,馬國、印尼和泰國的油價上漲,也讓漁夫們覺得出海捕魚不划算,因此停止這麼做。他的三家印尼供應商就有兩家因此停止供應。
他說,這個問題自四、五個月前就開始出現,加上如今的壞天氣,導致海產供應減少60%,他的供應商因此漲價30%左右,而他也漲價15%。
Guang's Fresh Mart的創辦人之一Rachel Chia則觀察到,紅鯛魚和蘇東等海鮮的供應這兩個月開始減少,過去兩周的情況特別嚴重。
「以前每天都會有老虎蝦,現在可能只有三、四天會有當天新鮮捕獲的老虎蝦。」
她也指出,過去五年都有穩定黑鯧魚供應的海域最近也出現黑鯧魚短缺。
Asia Ocean Pacific執行董事Chen Wanli也留意到平時9、10月盛產的蘇東最近供應減少,導致價格上漲10至12%。
相關報道:
馬國深海拖網漁船減少出海 或影響農曆新年海產供應
31/10/2022 15:13
馬國深海拖網漁船減少出海 或影響農曆新年海產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