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加坡商人,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開出了500萬美金(700萬新幣)的天價懸賞!
不過,他並沒有立即被美國當局逮捕。目前他仍居住在新加坡,並接受新加坡警方的調查。
圖源:NK News
似乎在這個問題上,新加坡並不打算完全「聽命」於美國,而是有著自己的主張。
就和很久之前,有件事情上新加坡沒有給美國「面子」那樣......
新加坡男子被美國重金通緝!
他究竟犯了什麼事?
據全球多家媒體報道,這名被FBI通緝的新加坡男子名為Kwek Kee Seng(以下簡稱Kwek),現年62歲。
事發時,他是Swanseas Port Services的老闆。這是一間在新加坡註冊的航運公司,公司地址位於麥波申一帶。
根據其公司官網的信息,這間公司在航運代理及碼頭運營方面已經有超過15年的經驗了。
圖源:公司官網
而美國FBI,則是在上周四對Kwek開出了500萬美金(約700萬新幣)的「正義懸賞」。
根據美國方面的說法,這是由於Kwek和其公司業務伸到了朝鮮,違反了美國主導的對朝鮮進行的「制裁行為」。
圖片來自網絡
具體來說,就是Kwek涉嫌串謀逃避對朝鮮的經濟制裁和洗錢,而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通緝。
美國方面表示他曾經向朝鮮運送大量能源燃料,並涉嫌進行船對船轉運以及通過皮包公司洗錢,這些都是對朝方實際上的幫助。
這其中特別引起美方關注的,是一艘在Kwek名下的、之後2020年在柬埔寨被扣押的油輪Courageous。
據報道,Kwek在2019年以大約58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這艘油輪,並之後用它向朝鮮運送了約280萬公斤的石油。
圖源:南華早報
綜上,FBI認為,他開展的業務釀成了足夠嚴重的後果,對朝鮮的核擴散計劃提供了實際援助且「後果嚴重」。
另有消息指Kwek有可能逃到朝鮮、柬埔寨、泰國、台灣、喀麥隆或是加勒比海群島。
因此,FBI聯合美國國務院這才對他開出了如此高額的懸賞。
FBI對Kwek開出的懸賞頁面,圖源:FBI
不過,和很多在大片里看到的情景不同,這名「懸賞犯」,現在正好好地生活在新加坡。
新加坡警察部隊在官網上,發布了有關Kwek及他面臨的「罪行」的文告說明。
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文告中,新加坡警方再次確認Kwek目前居住在新加坡的事實,而且新加坡似乎也不打算將他立即移交給美方。
新加坡警方表示,從去年4月28日,Kwek就因為違反了聯合國相關法令,而在接受新加坡警方下屬的商業事務局CAD的調查。
為確保調查的順利進行,Kwek的護照早已被當局扣押,無法離開新加坡。
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就在新加坡警方對Kwek開展審訊後的兩天,當局就曾經知會過美國相關執法單位。
在去年間,新加坡警方曾數次和美方就此事展開了交流,分享調查信息,並在去年5月7日正式通知了美國各機構。
但不知為何,FBI和美國國務院這次突然將Kwek放上高額懸賞名單。新加坡警方表示,已經就此事尋求美方的澄清。
被美國懸賞的新加坡人舊照,圖源:Rewards of Justice
不過,因為Kwek涉嫌違反了《2001年聯合國決議》,且案件的性質非常複雜,新加坡警方依然需要進行調查。
對此,警方表示將在法律和國際義務範圍內繼續協助美國政府。但很顯然的,目前新加坡似乎並無意將人交出去。
美國方面的中文通緝令,圖源:見水印
近段時間,朝鮮半島局勢似乎有些不穩定。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美國當局決定立刻拿Kwek開刀,「以儆效尤」。
據了解,一旦Kwek在美國被定罪,他將因為各項指控面臨超過20年的監禁。
但作為新加坡公民,Kwek的人身安全和自由依舊在新加坡政府的管控下。即使是美國,現在也無法插手,只能等待新加坡先行完成調查。
圖源:The Korea Times
這條新聞一經曝光後,就引來了新加坡網民的熱議,很多人對此看法不一。
在新加坡本地論壇Hardwarezone上,其實有一些人對美國方面的行為相當不以為然,認為新加坡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完全無視美國。
「新加坡不應該幫助美國執行其制裁法。特別是Kwek和朝鮮之間的生意往來並沒有違反新加坡本國法律的情況下......」
不過,這名網友的認知似乎有一些偏差。實際上,早在2017年,新加坡就對朝鮮頒布了一些制裁法令。
之前,就有兩家新加坡公司因涉嫌違法,或被新加坡法庭開出天價罰單。
這兩家公司和朝鮮做生意 面臨100萬新幣的天價罰單
今年5月,新加坡本地媒體報道,兩家新加坡企業——123 Duty Free和123 Holdings,涉嫌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涉嫌將本地生產的Pokka飲料運往朝鮮。
造成的結果是,在朝鮮首都平壤的酒店、超市內,隨處存在著Pokka飲料的身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圖源:NK News
其中,123 Duty Free在2018年4月到8月之間,出口包括百佳生產的罐裝咖啡、蜜瓜和草莓口味的牛奶等到朝鮮。
總涉案出口市值,超過了341000新幣。
在平壤超市內Pokka罐裝咖啡售價當時大約為0.7新幣,圖源:NK News
而另一家涉案的公司123 Holdings,則是涉嫌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7月,經由中國出口總值超過72萬新幣的葡萄酒和烈酒到朝鮮。
根據媒體的披露,當時在朝鮮可以看到的飲料,保質期甚至還到了2020年,也就是這兩間公司被控的前不久才運到朝鮮的。
圖源:NK News
因此,這迅速引起了當局的關注。在新加坡鬧得沸沸揚揚之後,Pokka公司不得不在其官網上發文澄清,表示自己遵守新加坡相關法律,和這件事沒有關係。
在經過一番調查後,新加坡當局排除了Pokka公司的嫌疑,轉而挖出以上這兩間分銷商公司。
被控上法庭後,123 Duty Free可面臨最高10萬新幣罰款,或出口貨品總價值三倍的罰款,相關負責人或被處以最長兩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而123 Holdings則將可能面臨100萬新幣的罰款。
在朝鮮一間酒吧內發現的Pokka飲料,圖源:NK News
而新加坡之所以對這兩間公司調查並控上法庭,也是有法律依據的。
就在201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進一步收緊對朝鮮的制裁措施後,新加坡馬上跟進修訂法令,規定從同年的11月開始,禁止本地企業或個人,向朝鮮售賣或轉移奢侈品。
不過,因為利益的關係,即使新加坡對此有著嚴格的審查,但相關活動依然屢禁不止。
我們時常都能從媒體上,看到有新加坡人或是企業與朝鮮展開貿易的新聞。
來源:CNA
不過,和Kwek案件的性質不同,這些被發現的個人或企業實體,大多都不涉及轉售石油這種國家重要物資,或是乾脆幫忙朝鮮當局洗錢。
但不論如何,這都是「自己家的家務事」,還暫時輪不到美國來插手。
執法嚴明的新加坡,已經不是第一次駁美國的面子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一名美國公民在新加坡犯罪後被判鞭刑。
但不論誰,最終都沒有救到他。
圖源:mothership
美國少年在新加坡被判鞭刑 柯林頓求情也無濟於事!
1993年,當時只有18歲的麥克·費伊(Michael Fay),隨母親和繼父移居到了新加坡。
而就在同一年,某天新加坡一處社區的居民清早起來,發現社區內的牆壁和汽車被人用各色顏料塗得一塌糊塗,不少車子還被敲碎玻璃、戳破輪胎。
新加坡警方調查後一無所獲,社區展開積極自救,加裝了大量攝像頭等監控設備,如若再犯,則誓要抓住這個「破壞之王」。
示意圖
終於,在6個月後,在費伊夥同一些學校同學再次犯案後,警方搜集到了線索,並順藤摸瓜找到了他。
或許是在美國被那裡的法律給「寵壞了」,費伊爽快承認曾經在汽車上塗鴉,認為這大不了是罰款或短期拘留,或者被罰做幾天社區義務勞動就行了。
可沒想到,最終他因破壞公物和社區車輛,被新加坡法院一審判決監禁4個月、罰款3500新幣和鞭刑6下。
圖源:海峽時報
這個判決一出,立馬就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反響。
《國際先驅時報》的專欄作家威廉·薩菲爾曾公開撰文指責新加坡是個「專制、無法無天」的社會。
《紐約時報》也曾發表多篇文章,指控新加坡的「殘忍」。
來源:紐約時報
除了在媒體端為費伊搖旗吶喊外,美國民間和官方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數十名美國人寫信給新加坡駐美國大使館,要求改判。20多名美國參議員寫聯名信,請求從寬處理......
當時,美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明確向新加坡政府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麥克·費伊塗鴉和破壞所造成的後果並不是永久性的,而鞭刑將對他造成長期生理與心理的創傷。
費伊走出法庭,圖源:mothership
最終,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也坐不住了。他發了一封專函給新加坡總統時任王鼎昌,認為量刑過重,希望新加坡政府能從寬處理,否則將會繼續施壓。
原本是一起普通的案件,卻逐漸演變成新加坡和美國之間的外交衝突,最嚴重時,還差點影響了不久後原定在新加坡舉行的世貿會議!
最終這次會議在1996年成功舉辦,圖源:WTO
面對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作為一個世界小國,新加坡並沒有退縮。
之後,王鼎昌回復了柯林頓,表示新加坡是司法獨立的國家,他必須尊重和維護新加坡的司法判決。
但是,有鑒於美國總統開了口,最終法庭裁定費伊所受到的鞭刑從6下減為了4下。
看起來好像新加坡是「認慫」了,但了解新加坡鞭刑的人都知道這其實也只是意思意思而已。只要一下鞭刑,其實就足夠犯人屁股劈開肉綻,躺幾個星期才能完全恢復了。
即使傷口癒合了,還會留下永久疤痕,圖源:國家地理
新加坡不僅是對美國很「剛」,英國、德國人也紛紛在新加坡吃到了苦頭。
2020年8月20日,英國外交部發出一份聲明,強烈譴責新加坡政府對31歲英國公民葉明源施以「酷刑」,他曾多次攜帶和運輸少量毒品在新加坡被抓。
而在更早之前,兩個德國小伙手欠,在新加坡翻牆塗鴉了地鐵列車,被判鞭刑。
新加坡政府,在執法時絕對不會因為外界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做法。
回到Kwek這起案件,這或許不會是美國最後一次在新加坡碰釘子。雖然在新加坡是美國的盟友之一,但新加坡也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想要干涉新加坡內政,至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都不會答應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