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2022-11-08     缘分     23936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在新加坡,不管你住在哪儿,走几步路就能闻到食阁的饭菜香。坡县菜品多样、物美价廉的食阁早就成了人们主要的就餐去向之一。但是你知道吗,许多美味的食阁饭菜都有可能面临钠超标的风险,为了居民的健康着想,一阵“低钠饮食”之风正在新加坡的上空刮过........

新加坡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爱在家做饭的人群之一。在早年,新加坡政府出于空气质量考虑,已经禁止新加坡室内做饭炒菜的油烟向室外排放,也就是说,居民只能通过空气内循环解决油烟问题。

同时,小坡岛的热带气候也给做饭炒菜带来了诸多不便,做饭的时候又闷又热,等到菜上桌,作为大厨也早已没有了胃口......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新加坡的食阁美食,来源:ishopchangi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文化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低至几新的价格极大地节约了居民们的生活成本,菜品的种类也充分满足了居民们的选择性需求。在这里,你不仅能吃到正宗美味的海南鸡饭,还能吃到印度特色姜黄饭马来名品虾球叻沙等等。

小贩中心文化作为新加坡的专属特色,也早已被联合国收录为非自然文化遗产,是新加坡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好吃?钠超标啦!

饮食健康一直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而说到饮食健康,就不得不提到食品中的钠含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成年人每日不应摄取超过2000毫克钠

而根据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都要摄入3600毫克钠,是健康标准的1.8倍,远超出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分量。

为何超标情况竟如此严重?其实是大家低估了日常饮食中的钠摄入。在食阁点餐,一碗看似健康的炸鱼汤里的钠含量有可能达到2708mg,也就是说,仅仅喝一碗鱼汤的功夫,你今天的钠摄入就已经超标了。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食阁美食的钠含量,来源:联合早报

不仅仅是鱼汤,一碗简单的马来炒面,经测算,其钠含量甚至高达2600mg,更别说味鲜醇香的鱼丸汤了。隐藏在美味中的钠摄入陷阱,已经在影响新加坡人的健康生活。

全国减钠运动

实际上,新加坡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盐”宣战,针对本地人的健康需求研发比较健康的食品并贴上标签。

“控盐”有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近年来新加坡人的钠摄取量却在逐年攀升。据统计,新加坡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过去10年仍呈显著上升趋势,2010年,新加坡高血压的发病率为19.8%,而到2020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235.5%。这意味着,新加坡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居民患有高血压。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2010-2020年新加坡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来源:联合早报

随着问题逐渐严峻,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又在新加坡开展了一场全国减钠运动,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加大减钠力度,将新加坡人日均的钠摄入量减少约15%

新加坡卫生部也表示,保健促进局将三管齐下,降低新加坡人的钠摄取量。这三大措施包括以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增加低钠酱料和调味料种类,以及透过公众教育鼓励改吃低钠食品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低钠盐,来源:联合早报

在政府的督促之下,目前,已有很多小贩中心的商家开始用低钠盐取代普通食盐;截至今年8月,已有80个餐饮摊位摇身一变成为低钠饮食摊位,其中半数是小贩摊位,保健促进局计划在2023年将计划逐步扩大至近2000个食阁。

低钠就不好吃吗?

低钠是否意味着食物不那么美味了?那可不一定。

早在2021年,新加坡保健促进局与两家餐馆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试吃者认为添加低钠盐的食物味道和加入普通食用盐的食物味道没有差别。

这就意味着,厨师在使用低钠盐后无需更改食谱,商家的成本也几乎保持不变;与此同时,每餐能有效减少约450毫克钠摄入。

在新加坡唯爱食阁?小心钠超标风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