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飙涨 公积金利率是否该调高以跟上通胀速度?

2022-11-10     清禹     10380

物价飙涨 公积金利率是否该调高以跟上通胀速度? 严重通货膨胀的来袭,人们的第一直觉反应,无疑是担心“钱又变更少了”。

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人的退休保障,国人将一部分收入存入公积金,以备退休之用。

这笔公积金,在接下来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利息,是否赶得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自然也引发关注。

随着美国为首的各国央行今年来频频以加息方式抑制通膨,全球已暂时稍微摆脱过去的低利率时代。

本地各大银行相继推出诱人的定期存款利率,例如大华银行(UOB)最近就将10个月和12个月的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从2.8%和2.9%,分别调高至达3.7%和3.9%。

星展银行在存户满足信用卡刷满一定额度或透过该行投资等一定条件下,甚至将其Multiplier户头的利率调高至最高4.1%。

相较之下,公积金普通户头的保底利率为2.5%,特别户头的保底利率则为4%,且从1999年7月至今,一直未曾高于上述保底利率。

在全球迈向加息,银行相继推出优惠利率抢客的时代,公积金利率,尤其是普通户头的“万年”2.5%利率,难免相形见绌。

物价飙涨 公积金利率是否该调高以跟上通胀速度?本地银行相继推出诱人的定存利率,吸引不少民众前去排队存钱。(联合早报)先了解公积金利率计算方式 普通户头利率的计算方式是与本地三大银行(大华、华侨和星展银行)过去三个月的平均存款利率(包括定期和活期存款)挂钩。

特别户头、保健储蓄户头和退休户头则是在10年政府债券(10-year Singapore Government Securities)的基础上再加1个百分点。

简单来说,如果上述挂钩利率高于保底利率,公积金会员存款在该时段将可获得较高的利率。否则,普通户头和特别户头等将分别至少给予保底的2.5%利率和4%。

翻查公积金局资料,普通户头利率在1999年7月实施新的挂钩方式,即把定存和活期存款比例,从50/50 调整为80/20后,便一直保持在2.5%(在这之前最后一次的利率为4.41%)。

这是因为挂钩利率,即本地三大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一直都未高于2.5%这一门槛。

根据公积金局最新的计算,本地三大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在今年5月甚至低至0.09%。

特别户头利率也从1999年开始,始终维持在保底的4%,今年10月至12月的最新挂钩利率为3.06%,同样低于4%的门槛。

现今通胀率高于公积金利率 然而,本地的核心通胀率却在9月达到14年新高的5.3%,高于普通户头的2.5%利率和特别户头的4%利率。

这让公积金目前提供的利率水平,是否还能跟上通胀速度,保障会员退休生活,引起广泛讨论。

舆论开始有呼声建议当局调高利率水平,或把保底利率的“地板”调高,甚至是改变利率的计算方式。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向《海峡时报》分析指出,目前公积金普通户头和本地三大银行的挂钩利率远远低于这些银行为存户提供的优惠利率。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存户符合特定条件,例如刷卡金额达到一定额度,将薪水存入相关银行或透过银行进行申购基金等投资,银行往往会给予存户更高的定存利率。

然而,这些优惠利率并未反映在普通户头和本地银行的挂钩利率中。

特斯拉博士认为,是否要进一步把银行给予存户的优惠利率纳入挂钩利率中,值得进一步探讨。

物价飙涨 公积金利率是否该调高以跟上通胀速度?本地核心通胀率在9月达到14年新高。(海峡时报)公积金利率调高部分国人会吃亏 无论如何,公积金普通户头利率调高也可能是一把双面刃。

首先,普通户头利率调高可能导致利用普通户头购屋的国人须填补回更高的数额。

数据显示,有一部分国人为了购买房子,几乎是将普通户头的存款耗尽。

但这笔钱,一旦房子出售,就得连本带利归还。

根据条例,使用公积金存款购买房子,若有朝一日把房子出售,会员除了得归还购屋得本金,还得加上“假设本金还留在普通户头所衍生的利息”,把钱放回公积金户头。

因此,普通户头的利率升高,也意味着这些用该户头存款购买房子的会员,卖屋后必须掏出更多钱填补回公积金户头。

其次,普通户头利率升高,建屋局的房贷利率也将随之调高。

根据建屋局最新公告,优惠房贷利率目前定在公积金普通户头利率的2.5%,再加0.1%,目前为每年2.6%。

按照上述计算方程式,只要普通户头利率调涨,建屋局的房贷利率也会跟着调高。

物价飙涨 公积金利率是否该调高以跟上通胀速度?公积金普通户头利率调升,对利用普通户头存款买房的民众而言并非好事。(联合早报)没办法把通胀率纳入公积金利率的计算模式吗?

直接把通胀率纳入计算退休金的方程式,也并非万全之策。

最近几乎陷入金融危机的英国就做了“完美”示范。

2010年,英国针对其国家养老金推出“三重保障”( triple lock )机制。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