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士威熟食中心小販代表黃國榮告訴《8視界新聞網》,湯東線工程對整個熟食中心產生了頗大影響。「開始封這個地方的時候,很多顧客以為我們關了、拆了,我說:『沒有拆,裡面還有』。」
他表示,因為當時從外面看不到麥士威熟食中心,只有從市區重建局大廈方向前來,才能看得見。
和弟弟一起經營中國街五香貫腸的他說,當時國家環境局也有提供租金津貼,幫助他們,只是食客寥寥可數,生意依然大受打擊。「(那時)真的沒有人,那些(經營比較久的)攤位,好像我們這些老招牌飽受煎熬。」
他的弟弟黃國華也說,由於工程開始時整個熟食中心都被遮住,生意下跌約三成到五成。
他認為,儘管後來當局和承包商協助放置橫幅,告知食客熟食中心可從哪裡進出,也只是稍有幫助,畢竟需要繞一大圈後才可進入熟食中心。
久等多年 終見曙光 黃國榮透露,隨著防疫措施逐漸放寬,更多人可以同桌用餐,熟食中心生意已逐漸有所好轉。「只是沒有回到2015年的情況。今天地鐵好了,我們真的很期待,今天已經證明有了地鐵,生意比以前更好。」
他笑言,自己從今早11點多起就忙個不停,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要下午4點了,我們都還沒有吃。」
黃國華則說,今天因為湯東線第三階段免費試乘,生意變好了,人潮大概也增加了50%左右。「希望(正式通車後)我們生意會增加20%到30%,我們也滿足了,還沒做地鐵站前,人潮多,旅客又多,希望之後也是這樣。」
飲料攤湖汝飲品攤販林慧也表示,今天人潮增多,生意也增加了三成左右。她對這個星期天(13日)湯東線第三階段正式通車心懷期待。
「我們期待好多年了,終於盼到了,希望地鐵通了,我們這邊生意能夠越來越好,然後遊客越來越多,我們每個人都受益。」
人潮增多 有攤主不喜反憂 不過,也有攤販觀察到,今天到訪的食客,並非平日的常客。售賣泰國餐的攤販Simon就說,人潮確實多了,不過主要都是來免費試乘地鐵的乘客,一些上班族因為沒有地方坐,只能打包帶走。
黃國榮也觀察到類似情況,好比今天,攤位等候食物的時間一度長達45分鐘,一些上班族最終決定放棄,他估計這幾天應該有比較多市區外的人前來光顧,直言希望這樣的情況「維持一、兩個星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