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百年克拉码头改造秘诀

2022-11-15     缘分     16802

“旱喷水池”水温16℃

中心广场的旱喷水池,充分利用了商店内部空调的冰冻水,温度保持在16℃。街道内风扇加速了空气流动,遇到旱喷水池16℃的水雾,会使码头的温度瞬间下降5摄氏度左右,创造这舒爽宜人的28℃恒温,秘诀便在于此。克拉码头摒弃了将产生巨大能耗的露天空调降温,采用了被动式环境控制法,在尽可能降低运行能耗的条件下,创造出适宜的室内外物理环境。

多样的商业空间体验

原先旧建筑的门面外面加了许多玻璃结构,沿街酒吧为半开放式,吧台延伸到了街道上,让人很有坐下来畅饮一番的冲动。Read RD.道路宽度相对较大,平时可以做餐饮的露天外摆,而周末跳蚤市场营业时可以做零售摊位等。

巧用建筑色彩最大化滨水空间的商业价值

改造前带廊柱的商业街店铺被用作廉价的小饭馆和饰品店,而这些店铺门前的人行道也被那些常年叫卖的小贩和商亭给挤满了,河岸边区域对于游客和当地群众已经失去了其潜在的吸引力。

改造将廉价的小饭馆、商亭和混乱的人行道从河岸区搬走,重新规划以传统的排列形式面向新加坡滨河带平台的商业街,将商铺和商铺之间的空间以及河滨打造成为人们闲暇漫步和休憩观景的理想场所。结合东南亚地区多雨的特点,通过对河岸自身的改造,在河岸点缀的伞状的遮阳篷被叫做“风信子”(Bluebell)。

新加坡百年克拉码头改造秘诀

延河岸的用餐平台被戏剧化的被称为“莲花盘”(Lily Pad),往河岸外延伸约1.5米,最大化了沿河岸的空间和商业价值,营造了景观极佳的开放式休憩餐饮空间。游客在这里用餐,可以临近饱览新加坡河的美景,而其独具特色的造型本身也成为码头的一大看点。

在晚上这些“风信子”会倒映在新加坡河面上,在夜空中变换不同的颜色,不禁让人联想起往日庆祝中秋节河岸两旁的一排排灯笼。开放式休憩餐饮空间的增加、色彩斑斓灯光水影效果的营造以及水系纽带的升级利用,改变了克拉码头原本的临水不亲水,充分利用自有的景观资源,丰富了其商业形式。

美食的集聚

曾经的克拉码头,秉承著传统业态配置特点,着重于零售购物,辅以餐饮、娱乐,缺乏的商业特色。2006年开始的二次改造不仅仅是对于建筑外观的改造,更是对于业态的一次大调整,将原本所占比重最大的零售购物这颗大树几乎全部“砍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餐饮和娱乐项目。

而餐饮部分,克拉码头的餐饮其实更像是一个世界餐饮的集聚地,有瑞士料理、波斯料理、日本料理、中华料理、古巴料理、印尼料理,不定时地还会举办德国啤酒节等风格各异的活动来吸引人们的驻足。

“餐饮45%、娱乐20%、酒吧20%、零售4%、加之少量办公”构成了如今的克拉码头。可以说它极富创意的改造成就了如今这一堪称经典的商业作品,使其跃然成为了新加坡最顶尖的餐饮娱乐休闲广场。

利用“游船”放大自身价值

新加坡河河道上运载着许多辆“游船”,每辆可运载约50名游客,沿河有多个客运码头可供停靠,沿途经过许多地标性建筑,包括国会大厦、鱼尾狮公园、滨海湾金沙酒店。克拉码头作为“游船”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利用了水系纽带的关联作用,整合整个新加坡河岸最主要的看点,使得自身价值放大,成为外来旅游参观的首选。

新加坡百年克拉码头改造秘诀

03 对历史街区开发的借鉴

克拉码头的成功带给我们关于国内历史街区开发的思考和启发,也带来了我们更多的借鉴。

保护开发的理念要创新

对历史街区、古城镇保护开发的理念要创新,要充分理解历史传统街区建筑等对于现代城市发展的价值作用,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城市向现代化发展,纯古的东西要保护好,同时也要利用好。要“以古带今”,利用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吸引带动现代城市发展。在此宗旨之上,任何创意设计都不为过,但不能不顾及现代城市、现代生活、现代消费模式的变化,一味的强调古、建成一片假古董。

新加坡百年克拉码头改造秘诀

不能只重建设形象,不重视持续运营

历史街区开发模式不能只重建设形象,不重视持续运营。现在国内大多历史街区和古城古镇主要由政府主导进行开发,开发中重视形式大于经营、或者疏于后期的管理,导致古城镇很难有持续发展。

而克拉码头的改造开发是持续的,从1960年代开始,就在不断的根据城市发展、内部经营状况进行持续的开发调整。不仅五年一次对老建筑外观进行修缮、刷漆;还会对内部经营业态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保证了克拉码头持续几十年不变的吸引力。

要整合资源,打造国际品质

要能够整合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品质;才能实现国际营销、吸引国际消费。克拉码头的设计团队、内部业态核心旗舰店都是国际知名品牌机构。一方面国际团队保证了项目的特色、标志、和品质;另一方面是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市场客群。

同时通过市场客群的宣传效应,实现了项目的国际营销和知名度。而国内历史街区和古城镇开发,对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更弱,导致真正持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功项目极少。

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

要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国内历史街区与古城镇开发过度求古,不敢在技术或者形式上进行创新,尤其是对现代科技的应用,认为是对古城镇形象的破坏和不协调。对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就更加缺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