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2022-11-15     缘分     40463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后巷》90x70cm,油画 2020

虽然野兽派的画家们大都通过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现,但朱宏却并非仅限于此。他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野兽派画家,当然,部分的原因是他没有这方面的归于学术分类的主动意识。但幸亏他也没有接受过这种程序式的引导和指示,否则他的激情的释放将增加一层人为的主动约束。“他的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纯单色来代替透视。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对他说过:‘你必须使绘画单纯化。’所以作为野兽主义始终的代表马蒂斯顽强地使色彩恢复它本来具备的力量,单纯和表现的意义。”[2]

很多画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表现方式。朱宏是幸运的,他短暂地经历过水彩激发给他的冲动,尝试过亚克力丙烯的快速流动效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的画布和油彩,这使他从起点开始就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古典优雅意味和质朴气质。他早年的专业培训使他把建筑这一熟悉的领域作为自己的主要题材,也是聪明的选择,虽然可能并不是有意识地选择,但至少在这个方向上可以使他立刻脱颖而出。因为很少有专业画家能像他一样有建筑师的对于立体结构的穿透视觉。用普通的眼光看一幢正常的建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那不是艺术,是理性的、自然的、自觉的感官复制。艺术家之所以不同,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能用异于常人的眼光和视觉角度,发现游离于理性和逻辑之外的感性美。

朱宏也是聪明和有才气的画家。他不仅幸运地掌握了一种得心应手的表现方式,也选中了一个可以与观众直接沟通的题材。新加坡是一个狭小的国家,没有腹地,没有山川,仅有的热带雨林也过于浓密而不容易建立画面的结构。新加坡是座城市,是个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国际化城市,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城市为国家的地方,这天然的因素决定了建筑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视觉元素,而建筑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建筑象征权力、金钱、生活、情感、隐私,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最复杂的情感。毫无疑问,当朱宏的建筑画面呈现在新加坡本地观众面前时,熟悉而又陌生的体会是那样的令人着迷,甚至错愕和惊喜。朱宏的画面是沿着新加坡河自然而然地展开着的,这条河孕育了新加坡的繁荣,见证了本地的历史发展,是新加坡的灵魂。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已经是新加坡第一代画家的向往之地,虽然后来经历过持续的关于新加坡河的文化意义的争论,但这个题材始终是新加坡的热点,而朱宏的才华与气质,正适合表现这个文化与精神的热点。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牛车水》120x100cm,油画 2021

“朱宏的画风奔放、纯熟,简约中不失细节,让人感觉他从事绘画是一直以来的事。”[3]“他坦言,中国画家济济,自己又非专科毕业,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巨大的。但他的大胆和直率,最终成就了他”。

“我觉得这里的创作题材丰富,和中国很不一样,就像亚拉街和小印度,无论是街边散发的味道或声音,都能碰撞出艺术的火花,是我画画的灵感泉源。”[4]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街边小店》90x70cm,水彩 2011

他说:“居住在新加坡这么多年,我很享受这里的一切。无论是窗外的蓝天或一草一木,都蕴含生活之美,激发我进行创作。在中国,我根本没想过要画画,是新加坡给了我宝贵的机会,我心存感激。”

[1]佚名《20世纪初,被视为“辣眼睛”的野兽派》“全球艺术汇”,2018年8月25日。

[2]佚名《野兽派的艺术原则》,“简书”,2018年2月18日。

[3]黄向京《朱宏用色彩展现本地街景活力》,《联合早报》,2019年10月24日。

[4]同注[3].

(作者为本地水墨画家、独立策展人兼国家美术馆艺术论文翻译)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不一样的南洋风情——新加坡油画家朱宏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