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蓄水湿地可不是随便种种
而需要选择专门土壤和特殊植物
据说可以让深入地下的水多30%
(有点厉害哈~)
再比如,空中花园立体绿化
住在新加坡的朋友们都知道
这里有多么喜欢空中花园立体绿化
挂满了绿色植物的建筑外墙随处可见
都说新加坡造景的两大法宝
就是“种树”和“灯光”......
有次还看到公交车顶上都做了绿化
会不会太夸张了一点
所以这样在车里更凉快吗......
(图源:[email protected])
不过对于资源有限的新加坡来说
这种务实而勤勉的态度
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可以改进的地方
也正是新加坡的“立足之本”~
防洪设施也能做景点
新加坡三面环海
虽然雨水能够快速排走
但也要面临着海水倒灌的风险
2008年建成的滨海湾堤坝
就成了护卫新加坡“九道铁闸”
这条堤坝的建设
让滨海湾和加冷盆地
成为一个淡水水库
为新加坡提供了
蓄水、防洪等多种功能
而且非常“新加坡风格”的是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基础设施工程
还可以骑车、放风筝、吹海风
带娃接受科普教育
妥妥的“遛娃宝地”~
“多重功能、物尽其用”
也是非常新加坡哲学啦~
虽然新加坡一直在努力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
不断填海造地提高防御实力
但是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加
最近几年新加坡也是频频出现内涝新闻
而面对海平面上升的事实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这当然存在着可能性
据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
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米
届时新加坡的很多地方都有淹水的风险
虽然新加坡政府
一直在积极应对这种变化
比如规定建筑物必须建在较高地基上
以应对海平面的上升
但其实对于气候变化这类
普通人无法左右的宏观议题
虽然我们可以
教育孩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懂得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但是最终我们可能不得不
像新加坡政府所宣传的
学会面对和适应
在应对未来更加剧烈的极端气候
做到:
明白气候变化
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适应气候变化
不过虽然面对着种种威胁
奶盖还是觉得住在新加坡挺幸福的
因为在这里真的很少见到自然灾害
没遇到过台风更没有海啸
偶尔有一次感到地震了
吓得赶快拿起手机
原来是邻国印尼地震了......
靠海的新加坡为什么没有台风?
奶盖来新加坡以前
总以为被太平洋和印度洋夹击的新加坡
一定经常遭遇台风!
结果来了之后本地朋友很肯定地说
新加坡绝对没有台风!
为啥?
因为新加坡实在太小了
台风不能大显神威都懒得过来吗......
地理大神的朋友向我发射了深深鄙视:
因为地球自转的偏向力
是催生气旋性涡旋——台风
不可或缺的条件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
所以赤道无台风,新加坡无台风
额......
奶盖承认中学地理课上都在睡觉了
顶锅盖逃跑了~
新加坡会地震吗?
这一点也非常幸运
新加坡出于板块深处
而且也不是地震频发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