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2022-11-17     缘分     20431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博物馆是最新展陈形式的前沿阵地,也是历史文化的体验圣殿。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企业的博物馆应当向精彩的各类博物馆借鉴,不断更新,保持持续活力。比如今天我们要没大家带来的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就是应用最新科技成果的典型。

一、发展历程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建立于1887年,前身为莱佛士博物馆,拥有135年的历史,也是新加坡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它以最先进而又丰富多彩的方式述说着新加坡的历史,融合了新加坡年轻、创新的精神,诠释著传统博物馆的崭新内涵。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博物馆收藏了新加坡11件国宝,如新加坡古石,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博物馆最初的功能不是展示历史文物,而是一座动植物展示殿堂。

19世纪初,此地的首任英国驻扎官威廉·法夸尔四处收集当地动植物标本,命人将这些动植物画下来加以收藏。当时慕名到博物馆参观的各国科学家络绎不绝,可见它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收藏十分可观。

1972年以前人们踏进博物馆,随处可见猴子、鹿、犀牛、野熊、老虎、黑豹、大象、鸟类、鱼类和蝴蝶等动物的骨骼或标本;橱柜里展示有本地水果、蔬菜和矿产等实物;此外还有马来人、爪哇人使用的器物,如武器、钱币、纸币等。后来,博物馆逐步移走动植物标本,转变为以介绍新加坡历史为主。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在1993至200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称它为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在长达3年半的修复工程后,2006年12月,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历经三年的整修后重新放。2015年9月,适逢新加坡庆祝金禧年,常设展厅在经过一轮内容更新之后,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为欢庆建馆13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特备活动。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将现代科技融入历史展览品中,并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传达历史信息。人们参观历史馆的时候,将可以通过随身佩带的讲解机了解展览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而部分展览品的原使用者,也会通过老电影展播亲自讲述它们所经历的新加坡历史,使到访客在多种感官刺激的体验下了解新加坡的过去。

二、博物馆整体布局

博物馆大体分为新加坡历史馆和新加坡文化生活馆。新加坡历史馆提供电子音频视频向导,介绍每个展品。观看完视频后,游客可以自由选择是以历史时间为顺序的路线还是以人物为线索的路线来参观。前者主要是历史学家的讲述,后者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的讲述。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游客多角度去了解同一历史事件。而新加坡文化生活馆有四个主题,它们是传统美食、时尚潮流、摄影技术与电影戏剧,呈现20世纪新加坡民众生活。博物馆内还有360度的投影屏幕,全天反复播放影片,展示了新加坡现代繁忙的都市生活。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1

一楼新加坡历史馆

一楼的历史馆简述了新加坡历史。早在3世纪,这里已有土著居住。据考证,“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在马来语中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这比“淡马锡”(明朝对新加坡的称谓)早1000多年。博物馆收藏了11件古代国宝,如新加坡古石(Singapore Stone),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新加坡历史馆通过丰富的文物与史料,探索小岛从新加坡拉(狮子城)、英国直辖殖民地 、昭南岛到今日新加坡的发展轨迹,力求完整地呈现新加坡的历史脉络:即从700年前那段最初的历史、随后的殖民地时代、黑暗的日治时期、战后的困苦岁月,以至晋升环球城市的安定繁荣。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2

一楼玻璃圆楼

《新加坡•老树》:新加坡视觉艺术家赵仁辉通过17

幅摄影作品探讨国人与本地老树之间的关系。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让历史活起来

3

二楼玻璃圆楼

《森林的故事》:非同凡响的互动数码艺术装置取材自本馆珍藏的威廉•法夸尔《自然图集》,由国际知名的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负责创作。制作人从《自然图集》选出69幅作品为创作素材,利用最先进的数码科技把它们打造成栩栩如生的动态图像,让玻璃圆楼走下来的访客能与这些仿佛复活的动植物近距离互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