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榜單·持續更新】新加坡可持續貿易指數位列世界第五!亞太地區第三

2022-11-19

11月8日,洛桑管理學院(IMD)與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發布可持續貿易指數(Sustainable Trade Index)報告。新加坡在全球3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五,在亞太區域位列第三。

可持續貿易指數有三個評估指標,即經濟、社會和環境。排名第一的是紐西蘭,緊隨其後的是英國、香港和日本。新加坡的可持續貿易指數在亞太區排名第三,在全球則排名第五。

報告顯示,新加坡的經濟指標以88.8分排名全球第二,這是因為新加坡是本區域重要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在吸引外資方面的表現出色,也有發達的技術基礎設施,體現新加坡通過國際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能力。

報告分析全球30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社會資本發展和環境保護等,在政治緊張和通貨膨脹形勢嚴峻時影響貿易可持續性的因素,以評估經濟體展開長期可持續貿易的能力。

經濟指標方面,新加坡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貿易成本兩個領域位列第一,在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占GDP 的百分比)、貿易自由化、匯率穩定性、技術創新和技術基礎建設方面也位列前三。新加坡在貨幣政策干預和人力增長方面分別排名第29和第24。

在社會指標方面,新加坡在政治穩定和杜絕暴力行為方面位列第二,在社會流動性和預期壽命方面也表現出色。新加坡的勞工標準在全球排名第24。

在環境指標方面,新加坡在廢水處理和能源強度(每產生一千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方面表現出色,但是在生態足跡、可再生能源和貿易環境標準數量方面表現略差。

名列前茅經濟體 推進科技創新

報告發現,名列前茅的經濟體推進科技創新,貿易壁壘較低,人民的預期壽命都很高,它們也節約能源和支持全球氣候目標。

洛桑管理學院(IMD)競爭力中心主管Arturo Bris接受訪問時讚揚新加坡通過依賴全球貿易取得顯著的競爭優勢。新加坡的經濟指標在全球排名第二,也反映出新加坡的經濟開放和自由貿易。提高製造業出口和服務業的勞工標準,有助於改善新加坡可持續貿易的表現。

Bris指出,全球化和可持續發展相互矛盾。「企業和國家已通過全球貿易和採購來提高財務回報,但如今我們清楚地意識到,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可持續發展,如能源和天然資源即將耗盡。」

宏觀經濟環境不穩時,經濟體在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變得更重要。因此,政府和企業領導人都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在達到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目標的同時也能夠支持國家經濟。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女富豪,42歲繼承外公家產,身價815億,愛穿中式旗袍
  • 14歲新加坡女孩眼底血管爆裂,腦瘤3次開顱剪去長發!她的媽媽做了什麼...
  • 「老闆別再叫人加班了」 研究稱工時過長會使人健忘又暴躁
  •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CPF最新繳納比例+薪資門檻全解析
  • 再見新加坡!住了10年後,我決定回國了
  • 新加坡有全球最強護照!但是入境這些國家仍需要申請入境文件
  • 誰被印在了新加坡的錢幣上?一張鈔票里的國家記憶與美學選擇
  • 新加坡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申請費2025年最新調整!速覽!
  • 新加坡咖啡店點餐指南:從「Kopi O Kosong」看華族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