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文:产业金融的引领者

2022-11-26     缘分     19396

沈亦文:产业金融的引领者

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后,贸易与物流就成为这座海港城市的重要经济命脉。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晋身为全球顶尖的贸易与供应链枢纽。区域跨境贸易和消费的空前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作为安全、高效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地位。

沈亦文:产业金融的引领者

《时代财智》2022年11/12月封面人物

很多人对于供应链的认知大多都停留在物流供应链层面,而很少深入到金融供应链领域。如何借助互联网将资金流与物流、商流做深度融合,从而搭建起一个全新的供应链管理与产业互联网生态圈赋能体系,更是很多供应链从业人员不断学习与研究的领域,而这正是帛锐(BroaderWay)国际集团总裁沈亦文教授的专业领域,也是沈亦文教授自2012年创办帛锐国际开始就倡导的供应链管理3流合一的理念。

借着沈亦文教授在新加坡出版新作《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时代财智》采访了沈亦文教授。我们从疫情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入手,跟随沈亦文教授学习了一堂宝贵的“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课程,倾听他分享近30年丰富多彩的跨界经验与成功心得,窥探他为何决定放弃银行家优渥的生活条件而投身创业与教育的背后故事。

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生硬难懂的商业词汇,但对于沈亦文教授来说,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领域。每一个问题他都能侃侃而谈,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这三家全球知名大学商学院教授的“供应链管理3流合一”课程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在一个雨后清新的下午,我们的专访,似乎让沈亦文教授将他平时授课的讲堂“搬到”了《时代财智》的记者面前。

采访沈亦文教授的日期,是在他“登陆”新加坡的两周后。说到产业供应链金融,本以为会听到洋泾浜英语,结果沈教授用词遣句讲究精炼概要,犹如黄浦江流进大海后,最后归为国际范。来自上海的他,谈吐里不见弄堂的痕迹,移步换景都是中国企业+海外布局。

沈亦文教授身着深色条纹西装,儒雅成熟中透著干练精明,举手投足与品味个性相得益彰。这也像极了他简历上的斜杠人生:银行家/创业家/学者,每一笔浓淡相宜都落到实处,而那条相对鲜艳的领带,则透露出不因循守旧、平衡创新的个性。

沈亦文教授无疑是一位多面手:他既是一位曾经在国际商业银行拥有20多年贸易与供应链金融产品研发与管理经验的资深银行家,也是一位创业近十年、在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领域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金融科技企业集团创始人,还是一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浙江大学三所全球知名大学商学院担任EMBA课程教学的客座教授,并先后出版了三本学术著作,是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全球顶尖专家。

采访一开始,沈亦文教授就强调了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使命:成为赋能者背后的赋能者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本质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竞争。任何采用零和博弈思维的企业是不会有生态圈的,也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沈亦文教授直入正题,提到了“核心企业”的概念,并用“Anchor”这个词来做形象地描述:供应链就如同是一艘船,供应链上的所有交易对手都是船上的成员;这艘船若想能够稳定并抗风浪,就离不开船锚,核心企业就是这个船锚。然而,核心企业并非仅指规模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而是供应链生态圈上那个具有供应链管理与生态圈赋能能力的企业。

“很多行业龙头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在与上下游企业合作过程中,满脑子都是如何压榨上下游、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零和博弈思维,它们充其量只是一个行业头部企业,而不能称之为核心企业。相反,有很多规模并不大的企业,甚至是一家初创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如果他们选对了生态圈,并懂得如何通过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来整合市场上的各种资源共同赋能生态圈,却反而能够成为核心企业,并由此发展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与引领者。”

“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这些具有合作共赢生态圈思维的企业来搭建基于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的多元化生态圈赋能体系,成为全新形态的核心企业。”成为赋能者背后的赋能者,这是沈亦文教授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他创业的使命,更是他在课堂上分享精彩案例的源泉。

任何一个供应链与产业链只要还没有完成整合,链条上就一定有很多中小微企业,他们是供应链生态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资金。对于金融资本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而供应链金融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佳途径。

“行业龙头企业往往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如果它能借助供应链交易,把自身用不完的银行授信用在上下游身上,帮助他们获取融资,不仅可以与金融机构共享供应链金融收益,更可以促进其自身财务报表的改善与业务的开展,形成更强的供应链生态圈粘性,以及产业收益+金融收益共同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型;行业龙头企业也就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一家核心企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