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十大小贩美食

2022-11-27     缘分     15727

小贩

小畅还清楚地记得,刚来新加坡地第一餐是叻沙,当时下了飞机朋友就接我去她家了,朋友在食阁帮我打包了一份叻沙,我吃了两口差点吐了。第二天,朋友们一家人又请我吃了白鸡饭。看着那鸡肉的颜色,我就没食欲了。

我也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我就爱上了叻沙和鸡饭,现在呢,有几天不吃就不舒服,好在基本上每个食阁都有这两道,想吃就能吃到。

起初,我对美食的感觉就是好吃与不好吃,直到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我才感受到美食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后来,在学习新加坡文化时,还专门上了关于本地的美食文化,我才知道平时看到的那些普通的菜品背后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现在,咱们就来说道说道。

2020年1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把新加坡小贩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新加坡人对小贩文化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都希望它能长期延续下去。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起早贪黑在食阁打理一个摊位了。随着申遗成功,各界也承诺合力推广这项文化,鼓励新手小贩加入这个行业。

那么新加坡传统的美食有哪些呢?

1. 传统早餐(Singapore Traditional Breakfast)

新加坡十大小贩美食

图源来自网络

传统早餐包括:南洋咖啡、咖椰面包和半熟蛋。

点餐的时候没有人会说:“给我来一杯南洋咖啡。”

听到都是:“Kopi-O、Kopi C、Siew Dai。”等等。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点咖啡的一套“术语”,

语言包括马来语、英语、福建话。

Kopi-O指黑咖啡加糖;

Kopi C则是咖啡加淡奶;

Kosong在马来语中指“零”,也就是无糖;

Siew Dai指的是“少糖”。

点咖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泡咖啡的整个过程。

只见泡咖啡师傅在粉中注入热水,并用法兰绒过滤袋过滤。

在网上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南洋咖啡也分海南式和福州式,

区别就是海南式带有果香味,酸度适中;

福州式的含糖量较高,带有焦糖香味。

传统早餐的面包是炭烤面包,

也就是把面包在炭炉上烤一烤,

涂抹一层咖椰,再加上冷冻牛油。

现在都不用炭炉了,改用电炉。

咖椰是由椰浆、鸡蛋、班兰叶混合蒸煮而成的酱。

据说,早期的海南移民“跑洋船”当海员兼侍应生,

有些人在洋人和土生华人家中当厨师,

当时找不到制果酱的材料,

因此采用本土食材制成咖椰酱。

吃半熟蛋时通常放在陶瓷咖啡碟上,

倒入少许黑酱油和胡椒粉,搅拌一下。

刚开始小畅不知道怎么吃半熟蛋,

就偷偷观察其他人,

他们有的用小汤匙吃,

还有的用碟子直接喝,

还有的用炭烤面包蘸蛋液。

2. 海南鸡饭(Hainanese Chicken Rice)

新加坡十大小贩美食

图源来自网络

海南鸡饭是享誉国际的新加坡招牌菜,

源自中国海南文昌县,

在当地称为文昌鸡饭,

经过改良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鸡饭。

据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海南鸡饭开始在新加坡盛行。

不少摊贩根据本地食客口味调整食谱,

让鸡饭更本土化,形成如今常见的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原本只售卖白斩鸡,

但现在多数摊位也卖烧鸡。

在新加披的每个小贩中心都可以找到鸡饭的摊位。

鸡饭是什么样子呢?

嫩滑的鸡肉和香味扑鼻的饭,

再配上一碗清鸡汤、几片黄瓜薄片,

还有不可少的辣椒、姜蓉以及黑酱油蘸酱。

要做出嫩滑的鸡肉,

须先用盐搓揉鸡皮与内部,

再抹上姜蓉与蒜蓉,

腌制半小时。

之后,再把班兰叶、蒜、葱,

以及姜片放入鸡内部,

用牙签将鸡腹扎紧后,

放入锅内烹煮。

将白斩鸡煮熟后,立刻浸入冷水,

可保持肉质鲜嫩,

同时产生皮下的凝胶状脂肪层。

烧鸡则是为鸡抹上酱油、姜汁和蜂蜜腌制,

再拿去烤熟,

呈现酥脆的棕色外皮。

也难怪看起来普通的鸡饭吃起来那么香了。

油饭做起来也不简单。

将白米浸泡在鸡汤半小时。

用鸡脂肪炼油后,

加入切碎的蒜与葱炒至变软,

再将泡好的白米沥干,

加入鸡汤用电饭锅煮熟。

淡黄色的油饭吸收了满满的鸡油,

软硬适中,香味四溢。

小畅第一次吃鸡饭时觉得难吃,

那是因为忽略了蘸酱,

这跟吃北京烤鸭一个道理,蘸酱必不可少呀。

鸡饭的蘸酱有辣椒、姜蓉和黑酱油三种。

制作辣椒酱时先将红辣椒切碎,

放入搅拌机磨成泥,

最后再加入酸柑或青柠汁和水调味。

制作姜蓉酱时,

把姜片放入搅拌机磨成泥,

然后在热锅加入适量的油,

再把姜泥倒入锅,搅拌均匀。

制作黑酱油蘸酱是将冰糖与鸡汤放入锅内煮,

待冰糖融化后加入黑酱油煮开再冷却。

3. 杂菜饭(Economy Rice)

新加坡十大小贩美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