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起「地毯海葵」 裝入袋 男子這樣做有錯嗎

2021-12-09

海灘巡邏義工發現男子撿到地毯海葵,裝在塑料袋內,上前勸對方把它放生卻遭拒絕,懷疑對方是要把地毯海葵賣到水族館。

自稱是海灘巡邏義工的網民前日在網際網路上上載貼文,指他在上星期天在巴西立一帶巡邏時,看到一家人在海灘把一隻地毯海葵(carpet anemone)裝入塑料袋內。

一般相信,他們是趁著退潮時,到海灘撿拾海洋生物,也就是所謂的「趕海」。

從他上載的照片可見,透明的塑料袋內裝著水,還有一隻棕色的地毯海葵。

男子把地毯海葵裝入透明塑料袋內,被指拒絕把它放生。(取自網際網路)

網民在貼文中指出,他本來嘗試說服對方把地毯海葵放生回海里,對方聲稱是要把地毯海葵帶回家給孫子看。

「我們相信他會拿去水族館賣,可以賣到50元(154令吉)。」

該網民的貼文引起熱議,不少網民也紛紛留言討論撿海灘生物行為是否合法,其中有不少網民就指男子行為自私,破壞生態系統。

不過也有網民猜測是否是地毯海葵被衝上岸,奄奄一息,男子或是出於好意要帶回去去照顧。

有網民就留言回復,地毯海葵通常都生長在礁岩地區,會在退潮時出現在海灘,但不會被衝上岸。

根據網上資料顯示,地毯海葵體型碩大,身上布滿觸手,像地毯一樣。它們通常生長在2至20米深,水流較強、光線適中的礁岩地區,常會吸引小丑魚與其共生,是一種對環境變遷較有耐受性的海葵。

「趕海」是指趁退潮時到海灘挖洞並撿拾生物,《聯合晚報》早前報道,曾有公眾成群在樟宜海灘挖洞並撿拾生物,引起關注。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升當時也針對此事在面子書發貼文提醒公眾,「潮間帶棲息地是脆弱的,到訪這些地方的公眾應小心呵護並保持謹慎,行走時注意腳下並觀察自然環境中的野生動物,但不要觸摸、收集和踩踏它們。用手指戳、擠壓或撿起野生動物,會對它們造成壓力,一些動物可能會咬人或蜇人以保護自己。」

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系講師加菲爾博士指出,趕海的過程中,沙灘里的小生物若被挖掘,可能被強烈陽光曝曬,或被鏟子弄傷。

「跟以往不同的是,我們的沿海和海洋地區已經歷巨大改變,我們也失去大部分的自然生態。海洋已面臨多年累積的影響,趕海再增添的破壞,可能導致情況更為嚴重。」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新加坡2025年大選有哪些動向值得注意?【新加坡百問百答95】
  •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 中國香港VS新加坡,你的錢應該放哪裡?這3大誤區你一定要了解
  •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