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河:若伊斯蘭黨成為執政黨

2022-12-02

有個問題或許現在可以較冷靜討論——若伊斯蘭黨與土著團結黨成為執政聯盟要員,大馬是否真的會走向保守的伊斯蘭化?外國投資者是不是就不敢來?經濟是否會加劇衰退? 

在安華未登上首相前,不少華人言之鑿鑿,認為國盟一旦連同國陣成立聯合政府後,整個國家似乎將會陷入萬劫不復的糟糕地步。 

目前來看,伊斯蘭黨已篤定不入閣,間接讓許多華人選民放下心頭大石。只是有些問題還得解決,畢竟若大馬要持續走向開明且互相尊重的未來時,種族間的一些誤解也必須要理智看待,否則心裡有根刺,表面再怎麼和平美好,最終都是假象。 

因此,假設伊斯蘭黨真的與國盟成為執政黨,未來5年真的會導致國家保守退步嗎?還是這只是一些華人對伊斯蘭黨存有偏見,加上同溫層的互相恐嚇後,才有上述恐慌? 

首先,很多人揣測伊斯蘭黨一躍成為國會單一最大黨後,將會推行他們在選前喊的一些口號,目標是希望實現神權政治。甚至有人憂慮再這樣下去,搞不好大馬會成為另一個阿富汗。 

事實上,以阿富汗作為一個類比基礎,從立國脈絡、人口結構到政治形態原本就不對等,並非是所有伊斯蘭國都可以拿來當作同一個比較對像;就像周潤發與周杰倫同姓周,但總不能就把兩人的成就放在天秤相比同樣道理。 

無可否認地,神權政治的確是伊斯蘭黨目前主要的政治訴求,但究竟候選人在選舉時的口號是否能一一兌現,我還是存有懷疑。畢竟若選前的承諾都能實現的話,統考受承認的課題就不會一直鬼打牆成為炒作課題了。 

走向保守神權國? 

不過,若伊斯蘭黨堅持提出宗教的一些改革,希望把一些執政州屬的限令(如禁酒令、限賭、戲院或泳池必須男女分開等)擴大到全國,大馬是否就真的會走向保守神權國呢? 

我倒覺得這些可能性不大。原因很簡單,州議會與國會操作不一樣,州議會規模較小,而且幾乎都是伊斯蘭黨黨員,通過門檻很容易;但來到擁有222人表決的國會,許多政策都必須要有三分之二贊成票才能通過。 

雖然伊斯蘭黨是目前擁有最多國會議席的政黨,但44席還不到五分之一。同時,這些保守的宗教政策,先不說希盟與擁有基督教徒眾多的砂盟會反對,國陣與國盟肯定也會猶豫,持中庸路線的蘇丹更不會樂見其成。在眾多角力下,伊斯蘭黨真的能為所欲為嗎? 

何況身為國家政府後,要掌管的已非是靠中央撥款發展的州政府規模,而是要照顧東西馬不同民族感受的國家整體,目前大馬經濟在疫情後已經大不如前,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酒精與博彩收入是解決國庫危機的解藥。若真的身在其位,我不認為伊斯蘭黨政府會拿石頭砸大腳。 

很多人也擔心伊斯蘭黨成為執政黨後,以他們執政州政府的經驗,國家經濟會進一步拉垮。關於這點我先保留,只是我覺得一旦伊斯蘭黨是聯合政府,盟黨成員一定不會把經濟相關事務的重責交給他們,財經部、經濟部、貿消部、貿工部等會交給其他擁有更專業人員的政黨負責,畢竟他們看重的不僅是一屆利益,而是長久的執政權。 

這就是政治的現實考量。根據大馬以往的內閣名單記錄,並非是持有最多議席的政黨就會獲委重要職位,而是會根據不同考量來調配,何況所有名單最終仍必須獲得國家元首批准。在這種情況下,你會質疑國家元首的判斷智慧嗎? 

還有個有趣的問題——伊斯蘭化之後就會趕走外資?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請看看中東幾個伊斯蘭化國家,是否真的沒有外資入駐? 

穩定與商機

事實上,大部分外資關注的並非是宗教,而是整體國家呈現的穩定與商機。就算是伊斯蘭國家,只要擁有透明開明的投資環境,親商且不官僚的政策,投資者就會源源不絕湧入。 

當然,我能理解大家為何害怕伊斯蘭黨成為執政黨的理由,與其說是黨性觀感不佳,倒不如說不太信任大馬的政府監督機制。尤其在發生「喜來登事件」後,更讓普羅大眾對政府的執政信任度降低。 

不過,回顧獨立至今的歷史,雖然有不少不民主的記錄,至少國會的運作機制依舊是健康,所有政策表決依舊有按照西敏制的規定進行,這是大馬至今還算體面的民主現象。 

因此,比起恐懼伊斯蘭黨的執政,我更擔心選委會不公;若選票目前都是乾凈的,就證明大馬的民主運動持續改進。只要大家持續發揮監督精神,繼續好好參與公共事務,那接下來的5年,或許就是國家能化解更多誤會,迎向更開明包容的新時代。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心臟基金會舉辦慈善義演 截至節目結束籌得逾261萬元善款
  • 馬國掀冒牌牙醫亂象 有些竟是看TikTok自學
  • 分開50年後重逢! 馬國老同學共結連理
  • 伊維薩島訪客人數暴增推高當地房屋租金 不少專業人士被迫到鄰近小島居住
  • 大東方保險停發事先授權書事件背後的困局,還需衛生部充當「解鈴人」?
  • 泰國紙巾廠大火 造成八死兩人失蹤
  • 檳城公寓傳惡臭 母女陳屍屋內逾一周
  • 找大耳窿借貸 馬國男子遭發假靈堂照催債
  • 泰男吹噓高薪卻連吃兩家霸王餐 警方竟直接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