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世界盃】日本致勝球是否出界掀爭議 足球內藏晶片成關鍵

2022-12-02

日本國家足球隊「藍武士」今(2日)在卡達世界盃賽場上對陣西班牙,下半場發揮神功逆轉,最終以2比1踢進16強。但田中碧的致勝關鍵球卻存在助攻隊友出界爭議,主審經過VAR判讀才宣布有效,被指為最有爭議判決。

外媒指出,卡達世界盃比賽專用、內含感應器的高科技足球可能成為這致勝球成立的關鍵。

卡達世界盃E組最後一輪賽事2日凌晨開踢,西班牙上半場持球率近8成,第12分鐘就破網,取得1比0領先,但日本下半場換人戰術奏效,靠著逆轉德國功臣堂安律、田中碧在5分鐘內連進2球,成功反超比數,以分組第一之姿晉級16強。

然而,田中碧在第51分鐘進球後,經過漫長的VAR判讀,主審才宣布進球有效,令在場球迷十分困惑。因為這顆球疑似在助攻的三笘薰觸球時就已出界,主審聽取VAR團隊意見後判定有效,轉播卻沒有重播畫面以佐證VAR團隊的決定。

《每日星報》指出,由阿迪達斯(Adidas)提供的卡達世界盃專用球「Al Rihla」(阿拉伯語,意為「旅程」)內部裝有感應器,賽前在場邊充電的畫面先前也引發熱議,可能成為證明田中碧進球有效的關鍵。

球體雖然看似在界外,但依足球規則,邊線正上方若有碰到球體,都算界內。 (圖取自網絡)

踢進致勝一擊的田中碧坦言,確實可能出界了,「從我的角度來看,感覺球明顯至少出界一半,但因為速度太快,我看不到更多了。」

他補充,當下只專注於進球,「確實有可能是出界…,但最後還是有進球,所以很棒。」日本主帥森保一則認為,現在足球擁有先進的技術,絕對尊重裁判的判決。

根據足球規則,球體必須完全出線才算出界。

此前,葡萄牙11月28日對陣烏拉圭,就是靠著足球內部晶片數據判定,在下半場第54分鐘首度破門的並不是C羅(Cristiano Ronaldo),而是隊友費南德茲(Bruno Fernandes)直接射門,令C羅相當不滿。

西班牙日報《阿斯》直指,田中碧進球有效是本屆世界盃至今最有爭議判決,截圖畫面也顯示球沒有完全過線,但也有網民指出,足球內部晶片感測比肉眼準確。

日本隊田中碧進球。 (美聯社)

日本連續2屆世界盃挺進16強,也是亞洲球隊首次單屆「雙殺」前世界盃冠軍隊伍。

在本屆開踢前,亞洲國家在世界盃僅擊敗過前冠軍隊3次,分別是1966年朝鮮擊退義大利、2002年韓國贏義大利、2018年韓國克德國,本屆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3次,除了日本連克德國、西班牙,還有沙烏地阿拉伯爆冷擊落阿根廷。


相关文章

  • 新山無國籍老婦冠病惡化 醫院拒收 家屬求助無門
  • 翻牆撬門即得手,公寓保安如虛設 新加坡人成了竊賊眼中的軟柿子?
  • 新幹線客運量飆升 日鐵擬靠AI應對人力短缺與成本壓力
  • 本地手足口症病例一周內每日平均達到61起
  • 泰國房東申訴 中國籍租客把屋子弄髒未付全額就搬走
  • 助考生通過考試 馬國駕駛培訓機構三人涉收賄面控
  • 涉審計署大樓坍塌 泰國法院向17人發逮捕令
  • 英國科學家展開海洋碳吸收試驗 讓海洋能重新吸收更多大氣中二氧化碳
  • 美國科研人員研發昆蟲般大小彈跳機器人 有望提高救災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