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9日下午2点,新加坡政府为其“国父”李光耀举办了隆重的国葬仪式。李显龙在这场葬礼上进行了致辞,他既是新加坡的现任总理,也是李光耀的儿子。
在6分多钟的致辞里,李显龙先后使用了三种语言,先是以英语做了一个简短的开场,随后又使用了马来语、汉语和英语致词,最后的结语又使用了英语。
在这样的场合里,像李显龙这样的人使用的语言一般都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也就是说,英语、汉语、马来语都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
其实新加坡一共有4种官方语言,还有一种是发源于印度的泰米尔语,但新加坡在这四种语言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依然是英语,这与李光耀当年强力推行英语有着密切的关联。
新加坡的处境 其实,新加坡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大部分都是由本国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形势决定的。
当年李光耀不同意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并且大力推行“去中国化”的政策,而后来又开始推广华文运动,这些做法都是因为新加坡需要向世界靠拢或者向中国示好。
但总的来说,在新加坡,英语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李光耀自己曾经明确表示过,他很庆幸当年做出了这个决定。
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英语,大英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占据了面积庞大的殖民地,不少殖民地在独立以后依然使用着英语。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是以英语而不是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呢?而这一现象又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呢?
那是因为新加坡的华人很多,多到了什么程度呢?数据表示,有超过70%的新加坡人都是华人,并且在新加坡的建国和建设过程中,不少华人都为之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
在新加坡居住着许许多多的华人,其中有不少是商人,在新加坡独立之初,有些富裕的商人创办起了中文学校,其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传承和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
就连李光耀自己,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但是李光耀在上台之后就下令废除了汉语,也禁止所有的学校再继续学习汉语以及中国的相关文化,就连大名鼎鼎的南洋大学也被要求改用英文教学,1980年更是彻底停办了。
李光耀提出要将英语作为新加坡唯一的官方语言,华人总商会的一些人对此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使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会有更大的好处,但李光耀拒绝了。
要分析李光耀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得先来看看当时新加坡的历史背景。
1963年9月,新加坡通过全民公投,彻底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入了马来西亚联邦。
马来西亚联邦,是由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即沙巴州)组成的。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能够以联邦成员的形式存在,对它而言是一件好事,这样不管是资源还是其他的一些政治优势,都会更加偏向于新加坡。
但这个如意算盘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在后来,新加坡方面和马来亚方面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产生了不少的冲突,特别是新加坡的华人,更是令马来人感到非常不安。
因为马来西亚人逐渐被“马来人至上”的观念所掌控,所以他们担心大量的华人会从经济上掌控住整个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国会为此紧急修改宪法并进行投票,结果是126票赞成、0票反对,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就这样,新加坡被赶出了马来西亚联邦,和其他国家欢天喜地的独立不一样,新加坡当时是被迫在1965年8月9日宣布独立的。
这种情况下的新加坡处境十分艰难,由于新加坡大部分的人口都是华人,种族歧视、政治压迫无所不在。
周围的国家对于这个新生的弱小邻居处处打压,新加坡国内自身的情况也特别糟糕,更别说它还面临着一系列的主权纠纷,这一切都让政府和人民喘不过气来。
由于领土面积极小,新加坡的自然资源几乎为零,并且也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凭借地理优势运转地还不错的转口贸易也开始越来越弱。
旁边的马来西亚随时都可以切断新加坡的供水,印度尼西亚也对其虎视眈眈,当时的新加坡可谓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