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調整疫情防控措施
涉及核酸檢測,健康碼等
目前中國疫情總體呈較快發展態勢
疫情波及面廣
中國專家表示
新冠病毒致病力和毒力減弱
目前重症和死亡比例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廣州黃埔方艙醫療隊負責人崇雨田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些傳染病的患者,在恢復期結束後,某些器官的功能長期未能恢復正常,才會被認為是後遺症。」
對於新冠感染者而言,有的人臨床表現可能持續比較長,比如味覺嗅覺喪失、關節痛、記憶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學者把這些稱為「長新冠」。
崇雨田認為,這些不能將其歸類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目前 學界並未確認新冠肺炎有後遺症。至少尚沒有證據表明有後遺症。」
冠病長期後遺症越來越受到重視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
成立的冠病長期後遺症
診所每周為五至10名患者看診
目前大部分冠病長期後遺症的患者
症狀都具自限性,無需特定治療
患者如果染疫前已接種冠病疫苗
後遺症都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改善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
再度感染冠病者的病況
並沒有比較嚴重
新加坡數據顯示
二度感染者的死亡率:每10萬人有4個
首次感染者的死亡率:每10萬人有35個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125cn
資料參考/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新聞,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