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社報導,中國官方放寬防疫政策,多個城市宣布進入部分公共場所不再要求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官方宣傳也從「動態清零不動搖」轉為病毒致病力降低、輕症多休息等。
一名在滬研究機構工作人員告訴中央社,他認為,官方這波防疫鬆綁與「白紙運動」有關,防疫3年將過多資源押在清零政策上,構成社會巨大負擔,社會運作、經濟發展都有問題,嚴苛封控也讓人民受不了,北京確實需要調整防疫方式。
他表示,變種病毒Omicron造成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為多數,有背景條件去放寬防疫措施;另外地方財政支出也難以承受,刪減核酸檢測採樣站應該有部分也是為了讓防疫支出下降。
他觀察,身邊的人對於疫情仍有些「怕怕的」,擔心染疫風險,已經都在彼此提醒,「少出門」、「叫外賣」、「沒必要的聚會不要去」。
他表示,官方取消部分公共場所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要求,但密集地採樣核酸檢測的人變多了,常態化核酸檢測站經常排隊,「有人排了兩小時」,很多人是由於心理壓力,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健康,所以密集地去做採樣,尤其目前在滬執行核酸檢測是免費的;另一方面也有工作要求、檢測站減少等因素。
一名在滬從事科技業工作人士表示,工作場所仍然要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過,頻率較過往減少50%,加上進入餐廳、酒吧仍必須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目前生活仍是綁著核酸檢測。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