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生物研究家昆蟲當零食 7年吃17種

2022-12-10

(新加坡10日訊) 獅城一名生物研究家從小對昆蟲感興趣,一次偶然下試吃竹蟲後,自此養成吃昆蟲當零食的習慣,7年來嘗盡了17種蟲子。

《新明日報》報導,34歲的生物研究家符懋昇,目前在國大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

他透露,他於2015年在同事的介紹下首次試吃竹蟲,此前他曾研究過許多昆蟲,對不同昆蟲的營養價值及口感都有一定的認識。

「我個人偏好吃肉,較少吃水果。蟲子的營養價值高,既可以補充我缺少的營養,又可以增加纖維攝入,一石二鳥。而且我一直研究昆蟲,既然有機會試吃,為何不試?」

考慮到未來社會可能面臨蛋白質短缺的危機,例如日前的活雞、雞蛋短缺情況下,符懋昇開始在日常飲食中添加可食用昆蟲作為一種蛋白質的攝入,7年來持續食用昆蟲零食來替代普通薯片,包括蟋蟀、蠍子、蟬、竹蟲、西米蟲、水蟲及織蟻等。

符懋昇至今吃過17種蟲子,包括蟬、蠍子等。

他坦言,家人雖對他另類的興趣表示擔憂,但從未阻止他食用。他也經常向親友推薦昆蟲零食。

「雖然會有人拒絕,但大多數親友都願意嘗試一次,我也沒收過什麼負面的批評,只是他們不習慣一直吃,畢竟還是會覺得害怕。我也試過把蟋蟀磨成粉做蛋糕給同事吃,他們覺得不錯,基本吃不出什麼奇特的味道。」

他指出,蟲子經過高溫處理後,毒液就會失效,但容易過敏的體質仍不建議食用。

最貴斑馬狼蛛 味道極似蟹肉

一年花超過百元網購蟲子當零食,當中嘗過最貴的是斑馬狼蛛。

由於新加坡目前沒有可以購入昆蟲零食的平台或商店,符懋昇說他會一次性網購一年的零食份量存放家中。昆蟲零食普遍多為油炸類、烘烤類及炙烤類,有些人還會選擇生吃。

「若未來有機會,我也願意試試生吃。目前我最常吃的是最容易咀嚼的竹蟲和蟋蟀,其他蟲子太硬了。」

他指出,不同蟲子都有略微不一樣的口感和味道,例如蚱蜢有植物蔬菜味,蟋蟀有堅果味等。這些『零食』的味道沒有想像中那麼差,而且比普通零食的碳水含量更低。

 

「我吃過最貴的是斑馬狼蛛,一個罐頭一隻狼蛛,價值16新元左右(約51令吉20仙),味道就像螃蟹肉一樣。若進行盲選,估計沒人能夠分辨二者之間的不同。」

追蹤東方日報社交平台 Telegram_logo

追看熱門新聞資訊,請下載東方日報APP


相关文章

  • 儘管民眾怨聲載道 馬國擴征銷售和服務稅明起生效
  • 歐洲過度旅遊問題持續發酵 希臘科孚島轉向高端市場破局
  • 15分鐘內攔下約15輛車 馬國凌晨開始檢查VEP註冊
  • 大東方保險停發事先授權書事件背後的困局,還需衛生部充當「解鈴人」?
  • 雲頂巴士疑剎車失靈撞垮車棚 休旅車遭壓毀
  • 被指是沙巴礦產開採貪案幕後金主 馬國反貪會查獅城富商
  • 非法倒垃圾帶來嚴重問題 泰國居民苦不堪言
  • 泰國清邁警方突襲豪宅 17名外國籍詐騙犯落網
  • 馬國長途巴士司機 工作時間玩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