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新加坡取消所有年中考試後,以這樣的方式評估以及教學

2022-12-18

明年起,新加坡將取消所有年中考試,那沒有了考試要如何評估以及維持高質量教學水準呢?

過去幾年,新加坡教育部為了騰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及發展21實際新技能,先後取消了小三、小五、中一以及中三的年終考試,而新的教育改革,將從2023年起,取消中小學所有的年中考試。

為了能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新加坡推出了計分測驗、課堂討論、以及遊戲等新的檢測活動

接下來,跟小文詳細了解

計分檢測

新加坡各校會在教育部推薦的範圍內,制定適合學生學習進度的定期計分評估計劃。儘量在不給學生造成過度壓力的方式下,進行相應的評估。

教育部副教育總司長(課程)孫振煒表示:

「教育部對家長們在幫助孩子們著重於學習過程而非評估結果的角色表示感激,並將繼續跟家長們合作,向學生們灌輸在這個迅速發展的世界裡終身學習、蓬勃發展的價值觀、技能和性格。」

定期測驗

定期測驗相當於一種學術考核的方式,特點就是題目少,時間短;學生不用擔心一次的成績不好,只要在每次考完後,自我總結問題,爭取在下次小考中提高成績。

對於學生來說,也就是大考改為小考;

但是對於老師來說,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確保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以及學習。

教學活動

除了學術成績,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其他教學活動。

華義中學

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取消了中一至中三以及中四至中五的年中考試,改以舉辦為期一周學習嘉年華(Learning Festival),讓學生參與拼寫比賽、華義達人秀等活動。

在學習嘉年華期間,學生還可根據興趣選擇學習一項技能,比如外語、樂器或舞蹈、烘焙等。黎砡伻認為,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對自己的選擇感興趣,進而給他們帶來學習的樂趣。

先鋒小學

也舉辦過跨學科專題活動,小三學生會扮演「小小溝通者」的角色,化身成小記者,通過訪問父母,了解節約用水的方法,再進入小組討論,最後製作海報,並和同班同學分享。

新民中學

老師設計了新的課程,讓學生參與更多的小組工作和展示。例如,在英語語言課上,學生分組研究不同的社會事業,例如 ACRES(動物福利慈善機構)或 SPD Singapore(支持殘疾人的慈善機構)。他們的目標:通過演講說服他們的同學支持他們選擇的事業。

中三學生談到新課程時表示:

「作為一個小組,我和我的隊友可以分享我們的想法和觀點,然後篩選它們,並從中選出我們的最強點。儘管存在分歧,但我們可以先列出每個想法的優缺點,然後再決定哪個是最好的,而不是選邊站。」

顏永成小學

為學生們計劃增添了更多的實踐體驗,讓他們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聯繫、運用起來。

在科學課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學校花園裡學習植物的各個部分。他們使用 iPad 掃描 QR 碼,從而獲得有關他們正在探索的植物的信息。他們還在學校的 Vegepod 水培系統種植和收穫蔬菜時了解了食物的可持續性。

小六學生通過實踐分享道

我學會了如何收穫蔬菜以及蔬菜所需的適量水。這些是我從教科書中沒有學到的東西。

數學部主任黎砡伻表示:

這些活動涵蓋學生在身心、認知、社會情感、領導力各領域的發展,也培養他們對文化和美學的鑑賞力。

「我們驚喜地發現,這不僅不會妨礙學生的學習,反而提升了他們的學習體驗,也增強了老師們教學的質量。」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不僅僅是強化學生的學術能力,同時也非常注重在校園、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擁有:

良好的自我意識

健全的道德標準

應對未來挑戰的必要技能和知識

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的教育更多地培養學生對現代世界的理解、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而不是單一的學術強者。

新加坡教育部對不同階段設立了相應的教育期望成果,每個教育級別都建立在先前的階段基礎上,並為後續階段奠基。

小學階段

能分辨是非。

了解他們的優勢和增長領域。

能夠合作、分享和關心他人。

對周圍的環境有一種活潑的好奇心。

能夠自信地思考和表達自己。

為他們的工作感到自豪。

有健康的習慣和藝術意識。

了解並熱愛新加坡。

中學階段(四年)

有道德操守。

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夠適應變化。

能夠在團隊中工作並對他人表現出同理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要有創意,要有探究的心。

能夠欣賞不同的觀點並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享受體育活動,欣賞藝術。

相信新加坡,了解對我們國家重要的事情。

中學後教育(初院、理工學院等)

有道德勇氣為正確的事情挺身而出。

在逆境中保持韌性。

能夠跨文化合作並承擔社會責任。

勇於創新和進取。

能夠批判性地思考和有說服力的溝通。

有目標地追求卓越。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欣賞美學。

為身為新加坡人而自豪,並了解新加坡與世界的關係。

學無止境,考試雖然減少了,但是讓學生依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和熱度、學生能夠根據能力和興趣發揮自己的所長、在不同環境下、活動中實踐學習,是教育政策不斷變化的因素之一,也是新加坡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南洋理工大學:崛起最快的全球頂尖年輕大學
  • NUS科學與技術、國際本科獎學金一文讀懂
  • 南洋理工大學跨學科研究生項目,等你來申請
  • 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指南:21所名校學費/IB成績/錄取率/綜合能力全解析
  • 如果我在NUS讀碩士:深度解析NUS量化金融碩士項目,從課程設置到職業發展
  • 新加坡政府小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 2025新加坡國際學校指南:21所名校學費/IB成績/錄取率/綜合能力全解析
  • 【26Fall申請黨速看】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前批5月16日開放申請!
  • 新加坡數學風靡全球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