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奧密克戎冠病變異毒株出現後,依舊人潮湧動,大家到底慌不慌

2021-12-12

在全球進入年底佳節之際,新發現的奧密克戎冠病變異毒株,短時間內傳播到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新加坡。截至10日,新加坡有兩起確診輸入型感染奧密克戎,另外有四起輸入型病例和兩名機場前線人員初步確診感染奧密克戎。

然而,走進各大商場和公共場所,不難發現人潮洶湧的「盛況」,而在周末更為明顯。莫非,大家已經對疫情感到麻木,對新變異毒株奧密克戎也不感到恐懼?

新加坡管理大學管理實踐中心協理主任林偉傑博士表示,過去幾個星期,本地疫情有所好轉,加上冠病疫苗接種率相當高,讓政府放寬防疫措施,例如允許五人同桌堂食。此舉猶如給公眾注入一劑強心針,讓大家比較放心外出用餐、購物和逛街

(圖片來源網絡)

衛生部資料顯示,截至10日,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口比率維持在87%,接種至少一劑的人口也有87%,已接種追加劑的人口增至30%。在年滿12歲且符合接種資格的人口當中,已有96%完成接種。

他也認為,新加坡與病毒抗戰已經快邁入第三個年頭,而政府也採取「與冠病共存」的抗疫策略,如今又正值年底佳節期間,大家都想難免放鬆一下心情,暫時忘記疫情的情況,同親友外出。

「在這六個月以來,不只是政府,各界相關人士,包括醫療專家都同時說了,我們要踏出第一步走出疫情的陰霾,然後與病毒共存。所以,我覺得在潛移默化下,大家也開始慢慢地接受了這項訊息。」

隨著其他國家慢慢打開旅遊管道,甚至簡化入境管控措施,大家也開始認為,病毒雖然可怕,可是生活還是照樣得過

(圖片來源網絡)

新躍社科大學人文與行為科學學院講師蔡慧臻博士指出,人們通常會根據大眾的行為來評估疫情所帶來的風險

她舉例,當他們看到朋友也去商場購物,而且也沒有被感染時,他們也可能會跟著做。然而,她認為,人們或許會低估受感染的風險,以及高估自己控制病毒傳播的能力

「雖然個人衛生仍然是防止冠病傳播的關鍵,但他們可能忽略了觸摸臉部,抑或沒有保持安全距離所帶來的風險;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沒有直接接觸到高風險群體。」

(圖片來源網絡)

兩名受訪學者都表示,目前關於奧密克戎的資訊依然不明確

如果專家證實奧密克戎的傳播率比較高,甚至能夠導致人們患上重症或死亡的話,屆時可能會導致人們對冠狀病毒警覺性再次提高。不過,有些人會到另一個極端,出現「外出恐懼症」,有的也選擇謹慎出門

對此,蔡慧臻表示,他們會把公共場所與感染風險聯繫起來,比如認為病毒就在電梯按鈕上。和去年相比,大家已經有足夠的數據來了解冠病,對疫情更有把握,進而讓大家感到 "更安全"。

奧密克戎將不會是冠病疫情下的最後一個變種毒株,而且冠病本身也不是全世界最後一次大流行,因此呼籲公眾必須抱著平常心來對待。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新加坡5個高顏值最美噴泉⛲️星耀樟宜、金沙商場、魚尾獅...外國遊客必打卡!
  •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 她們終生未嫁,卻照顧了無數孩子:被遺忘的新加坡媽姐
  • 【新加坡創業指南 年度申報(上)】:外國公司在新分支機構的年度申報義務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2025新加坡稅務優化全攻略:明晰居民身份+詳解稅種+實用節稅法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