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业大学(英语: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缩写:TUM),成立于1868年,在德国大学中排名第1位,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50位,2022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全球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38位。鲁道夫·迪赛尔(柴油机之父)和卡尔·冯·林德(制冷机之父)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发明家等都曾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研究。
为了符合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企业精神,大学于2002年在新加坡成立了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并引进德国的优质教育。拥有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位的毕业生能够从世界各地的公司获得有信誉的工作邀请。作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理工类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育是开启各种可能性的钥匙。
课程优势
最具亚洲特色的德国学位
卓越的德国工程学和为亚洲工业量身打造的学科相结合
全球顶尖大学的联合学位
由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或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授予的学位
两年的全日制课程
以研究和应用为导向,包括2-3个月的实习和6个月的硕士论文写作期
行业导向的教学内容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大学教授积极参与研究和教学工作,并根据最新的技术趋势和知识来设计课程
全球化机遇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新加坡或世界上的任何一间公司、大学或研究机构来完成实习和论文,以及获得工作机会
大学排名与荣誉
慕尼黑工业大学曾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得主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38位
《2022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50位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52位
《2021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德国大学排名第一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
(德国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21位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
(毕业生雇主声誉)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1位
产业,创新和基建方面
《2022年泰晤士报大学影响力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 排名第45位
《2021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
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排名第17位
机械工程专业 排名第23位
工程与科技专业 排名第29位
化学专业 排名第30位
《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专业 排名第14位
工程与科技专业 排名第22位
生命科学专业 排名第43位
《2021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
慕尼黑工业大学亚洲校区
硕士阶段开设课程
航空工程 理学硕士
铁路,交通与物流 理学硕士
绿色微纳电子 理学硕士
集成电路设计 理学硕士
工业化学 理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航空工程 理学硕士课程
慕尼黑工业大学授予学位
课程介绍
航空工程 理学硕士课程由慕尼黑工业大学独立授予学位。航空工程理学硕士课程在新加坡进行,旨在为毕业生提供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深入知识,重点是航空航天设计和研究领域。
为期 2 年的全日制课程由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术教授授课,他们在研究和教育的最新趋势以及全球工业产品开发和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非技术科目由来自亚洲和欧洲等行业的专家教授。
课程时长与课程班级
标准课程时长为2年
课程模块
空气动力学
商务和技术英语
航空学概论
飞行力学导论
飞行推进
航空航天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和工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